外貿物流其實就是指進出口貿易物流,主要說的就是
口岸物流(Port Logistics)
什么是口岸物流
口岸物流是指利用口岸貨物集散的優勢,以先進的物流服務基礎設施、設備為依托,以進出口貿易和轉口貿易為支撐,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以優化物流資源整合為目標,強化口岸周邊物流輻射功能的綜合物流形態。
口岸物流的最大特點是換載、接駁貨物。
口岸物流發展的對策
提高口岸物流效率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受到通關效率的影響,還與政策環境、物流設施、市場潛力、技術進步等方面的因素密切相關。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陸江認為,當前提高口岸物流效率尤其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1、積極培育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樞紐港口。從我國口岸物流的組織現狀分析,港口扮演著重要角色,無論在總量和效率方面均對口岸物流具有重要影響。聯合國貿易發展組織在評價港口在物流發展中的作用時指出,'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和貿易方法及運輸的現代化,港口由原先海陸交界的轉運點發展成為貿易供應中心。在有些港口這種新活動生成的港口收入,占全部收入的1/3以上。實質上第三代港口是以物流中心為載體,集國際商品、資本、技術等于一身的資源配置型港口。'
許多口岸城市建設了一批以市場信息為基礎,以產品配送為主業,以現代倉儲為配套,以多式聯運為手段,以商品交易為依托的大型多功能綜合物流中心或物流基地,并成為區域性的物流中心城市。
如廣州港在發展主業的同時,利用港口的優勢,興辦了水產品交易市場。青島港依托煤炭、原油、礦石、集裝箱四大支柱貨種的物流優勢,大力培育礦石、原油、煤炭及化肥、糧食等港口現貨市場和區域性航運交易所。從國際物流發展趨勢看,我國應積極培育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樞紐港口,努力發揮其在推動我國現代物流跨越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2、改善口岸物流發展環境,為客戶提供高端的口岸物流管理服務。要進一步完善口岸物流相關的法律、法規,努力與國際慣例相銜接。要在加強海關進出口監管、提高口岸各項管理職能的同時,強化職能部門的服務意識,盡量簡化手續,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戶。當前要研究盡早推廣'口岸電子執法系統',實現企業'網上報關',簡化進出關手續,縮短通關時間,方便企業合法進出。
同時,對于口岸的其他各項管理,應該遵循'一個窗口'服務的原則,盡量使商檢、衛檢和動植檢在一個窗口內實施檢查、檢疫。要盡力縮短貨物口岸滯港時間,在出口退稅、外匯核查、核銷等金融管理方面也應盡可能為客戶著想,提高企業從事進出口貿易的積極性。要大力發展口岸保稅物流,以吸收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中轉物流貨源。
3、努力促進口岸物流的資源整合,積極培育國際一流的現代口岸物流服務市場。要引進市場機制,改善經營方式,緊緊圍繞用戶各種需求,提供優質高效和豐富多樣的口岸物流服務,特別是強化口岸物流的貨物集散功能,抓好集貨、存貨和配貨,努力培育一個完善的物流服務市場,以滿足口岸物流服務的需求。
要根據口岸的特點,加速物流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口岸物流資源整合,在對口岸物流全行業開展協調和前瞻性的規劃工作的基礎上,推進行業聯盟和企業聯合經營,逐步使物流業務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更大程度地發揮口岸物流的潛在綜合優勢。
要根據現代物流發展趨勢,大力培育社會化、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努力將現代物流同商流、信息流、人才流、資金流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個以第三方物流服務為核心的口岸物流綜合服務系統。
4.引入國外信息流技術,建立口岸物流信息網絡,加快口岸物流信息化進程。信息技術是構成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物流賴以生存的根本技術保障。要盡快建立口岸物流信息網絡,包括以物流流轉數據處理為主要功能的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以物流信息系統中信息收集、倉儲庫存控制為主要功能的條形碼系統(BAR-CODING);以物流流程監控為主要功能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
在信息系統建設的基礎上,盡快建立一個公正的、高效的口岸物流共同數據(公共信息)交換平臺,以實現口岸物流信息資源共享的要求,提升口岸物流信息管理和服務水平。在口岸物流信息網絡建設的同時,充分運用各種物流新技術手段,大力發展EC(電子商務)物流和IT(信息)物流,不斷提高口岸物流技術含量。
口岸物流呈現五大發展趨勢
口岸是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也是外貿進出口的通道。近年來,我國外貿進出口持續快速增長,已經連續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2005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超過1.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3.2%。不斷增長的外貿總量,促使我國口岸物流快速發展,已成為我國物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今后口岸物流仍將會有較快發展,呈現出五大發展趨勢。
一是口岸物流總體規模將持續增長。根據u201c十一五u201d規劃綱要,
到201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26.1萬億元,進出口貿易額達到2.3萬億美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43.4%和61.9%。外向型經濟的持續發展,必將推動口岸物流總體規模的擴大,口岸特別是沿海大型港口作為進出口貿易樞紐,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越來越明顯,開始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u201c引擎u201d。
二是口岸物流服務范圍進一步擴大。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大規模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大型綜合性港口和機場以其強大的綜合能力和廣闊的影響區域,不僅在當今綜合運輸網絡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成為現代物流發展的重要資源。樞紐口岸在設施和后方集疏運系統的發展上積極配合,勢必會創造更高效率的物流服務環境,并通過生產成本、流通成本的不斷降低和信息服務的高效率,使口岸影響下的產業布局的范圍得到拓展,口岸的服務和影響范圍因此而擴大。u201c零庫存u201du201c即時生產模式u201du201c供應商管理庫存u201d等現代物流理念的廣泛應用,對口岸物流及海關通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是口岸物流的功能整合出現新的動向。口岸物流涉及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口岸通關、增值服務等物流過程,是進出口貿易的重要環節。口岸物流的快速發展,可以有效保證進出口貿易u201c物流、商流、信息流u201d的有效銜接,增強我國對外經濟的競爭力。傳統的港口、航空、公路優勢與現代物流業相結合,將會出現物流功能依托口岸進行整合的新動向。傳統口岸的設施、網絡、技術和管理人才的優勢,通過現代物流的手段,將中轉、集散型口岸向綜合服務型口岸轉移。一批有現代理念和現代物流設施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或物流專業公司將在口岸地區進一步聚集,并使它們與傳統的口岸服務優勢互補。從根本上實現由傳統口岸物流的u201c港對港u201d服務向現代物流要求的u201c門對門u201d服務的轉變,拓展口岸物流業務,提高口岸物流綜合協調能力。
物流企業要提升其市場份額和競爭力,必將拓展與其相關企業的戰略聯盟。口岸物流企業與相關港口、公路、機場的戰略聯盟關系將得到發展,并加強與其相關的終端物流和干線物流的聯系。同時,口岸物流企業通過兼并、并購股權和投資合作等手段,將會做大做強。一批有經濟實力、能按照國際慣例運作、網絡結構合理的物流企業和物流園區及配送中心,將會在我國口岸地區得到較快發展。四是口岸物流的專業化分工更加明顯。隨著口岸物流量的增加,客戶對物流服務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越來越細,口岸物流的專業化分工將更加明顯。有干散貨和集裝箱物流,普通貨和危險化學品物流,還有常溫和低溫冷凍等方面的需求,加工、分揀、包裝等要求也各不相同。這就要求口岸與口岸以及口岸內部物流企業根據自身優勢,發揮專業特長,通過口岸資源整合、流程重組,推動口岸物流社會化、專業化、一體化運作,增強口岸物流競爭力,順應市場發展的需要。五是口岸物流區域一體化步伐加快。口岸是區域物流的樞紐,口岸物流的發展必將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我國口岸物流發展以中心城市為核心,以產業關系為紐帶,國際與國內資源迅速向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與環渤海地區集中。而長江三角洲的上海、寧波,珠江三角洲的香港、深圳,環渤海地區的青島、天津、大連等口岸城市其聚集效應已十分明顯。東南亞自由貿易區與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積極推進,也給這些地區物流發展增加了新的空間。u201c十一五u201d期間,《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灣三區域沿海港口建設規劃》《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全國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等一系列全國規劃的實施,必將促進口岸物流基礎設施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協調,為口岸物流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