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大省:形勢正在好轉 海關總署負責人近日表示,一系列統計數據表明,廣東、江蘇、福建等外貿大省進出口企業形勢正在逐漸好轉。 2009年11月,廣東省進出口總值為600.1億美元,增長12.4%,高于全國增長9.8%的幅度,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28.8%。備受關注的東莞出口降幅在連續9個月高于同期全國水平之后,10月終于扭轉趨勢,由高走低。其中,加工貿易降幅繼續收窄,一般貿易轉跌為升。一項針對東莞企業的調查表明,七成當地企業對明年經濟形勢表示樂觀。東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綜合科一位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東莞的外貿形勢已開始觸底反彈,向好的形勢明年仍將持續,但何時能恢復正增長還無法判斷。 1~11月份,江蘇省進出口規模繼續保持全國第二位,實現進出口3038.3億美元,同比下降17%。江蘇省商務廳副廳長笪家祥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預計12月份江蘇進出口將繼續保持增長,跌幅也將繼續收窄,其中出口保持小幅正增長,進口延續11月份的強勁增長態勢。其中,作為出口重點的機電產品各項指標全面出現正增長讓人感到驚喜,這也是自2008年11月以來首次出現正增長。
對外貿易向新興市場布局 在與主要貿易伙伴的雙邊貿易中,歐盟仍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美國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日本為第三大貿易伙伴。
金融危機導致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陷入經濟衰退是不爭的事實,眼下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消費習慣正在悄然發生改變,失業率也居高不下。不過,在歐美市場需求疲軟的時候,中國對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出口卻出現增長,成為金融危機以來出口貿易中少見的亮點。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出口u201c穩定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u201d。對我國來說,出口新興市場通常是指南亞、中東、中亞、南美、東歐等國家和地區。從中國近來的外交路線也不難看出,我國的國際貿易正開始有計劃、有步驟地向新興市場謀求布局。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日前表示,港澳與內地CEPA將深化,而且祖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經濟融合明年也將正式啟動,兩岸經濟融合的進程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同時,u201c10 1u201d東盟和中國自由貿易區也將在明年全面啟動。目前占出口比重50%以上的歐美市場的份額將逐步減少。
實際上,對于中國的外貿企業來說,還有一個u201c新興市場u201d同樣值得關注u2014u2014內地市場。中國內地巨大的市場和潛在的龐大購買力已經成為金融危機下眾多u201c內外兼修u201d企業的藍海。當一些做慣歐美生意的純外貿企業還在對內地市場和銷售渠道敬而遠之時,已經有企業開始尋找和內地商人合作的機會,他們把產品提供給內地的大型超市,然后再由超市貼上自己的商標,作為自有品牌出售。從第105屆廣交會開始,主辦方取消了多年來針對內地采購商的采購或入場相關禁令,內銷產品得以在廣交會展位上亮相,以此打通內外銷商人之間封閉多年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