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91年在外貿學院本科畢業后做外貿共18年了,現在同學之中95%以上依然在從事外貿工作,包括實業。最精簡的總結外貿生涯可分三個階段:
1.最初是山珍野味時代:根本不擔心訂單,是工廠和客戶之間的必經渠道,沒其他選擇。壟斷,如同石化和電信。那時地位和待遇比今天的公務員都要好,吃的確實也是山珍野味,喝的茅臺,五糧液,XO,還別說,那時外貿就是國家干部的待遇,等同于公務員了。
2.之后是吃飯時代:參加展會,做B2B等宣傳,大多數都能當年訂單利潤就可以賺回當年的投入。今天是極少數的精英級的產品和外貿才可以超越這個水平。吃飯時代過渡到喝粥時代的標志就是眾多國營外貿公司的相繼倒閉。
3.現在是喝粥時代:僧多粥少,粥還越來越稀,還得撈,多撈幾次,還未必吃得飽!
4.我覺得外貿將來是強者生存,依然回到山珍野味時代。其實對于精英級別的外貿一直都處于這個時代,無論是在吃飯或喝粥的時代。
順便談談我對眾多外貿新人都會感到疑惑的兩個問題:
1.B2B有用嗎?
答:作用不大,但還要做。配合產品開發,客戶跟進等眾多因素,還要堅持才可以發揮作用。現在不要夢想靠B2B可以簡單的大量接訂單,時代不同了。
2.外貿好做嗎?
答:按現在的情形看,不會比保險,房地產經紀,直銷等行業更好做,但做好了賺的錢絕不會比其中的優秀者少。強者生存,注意不是適者生存,現在的外貿競爭已經超白熱化,光適應還不夠,依然會被淘汰,或者因為收入低等因素自己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