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采訪了北京新福潤達絕緣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的外貿人員——姜小姐,姜小姐從自身的一些經歷談起了操作阿里巴巴的真實體驗。
1、在成為阿里巴巴會員之前,您企業外貿方面用傳統方式已經做的很穩定了,為什么還會選擇?之前我們一直做展會,展會幾乎是我們外銷的唯一渠道了。展會讓我們積累了一部分的老客戶,但是隨著近幾年的信息時代的到來。很多買家因為采購的成本增加會選擇性的參加展會,或者是干脆不參加展會。這讓我們很被動,一次數萬元的展會投入現在效果越來越不理想。而且展會很多買家就是看看樣品,真正能現場簽訂單的少之又少,展會現在已經開始變的被動了。
2、傳統方式做外貿(參展)有什么局限?您怎么看待網絡與展會的互補關系呢?就展會而言,它的時效性很差,周期比較短,不過展會能夠面對面跟客戶溝通能讓客戶見到實際產品這一點還是很重要的。恰恰,網絡解決了信息的來源機會,所以現在我們的模式是除了從網絡直接獲取訂單外,還會通過買家我們的產品信息,我們所要參加的展會,這樣進行前期大量的篩選之后我們可以在展會和買家見面接著談判,既節約了雙方的時間成本,又產生了訂單。互補作用非常打。
3、網上的詢盤情況如何?怎么判斷這些詢盤的真實性呢?首先網絡做到了一點,以前一些根本無力參加展會的客戶被我們結識了,它的傳播性讓我們吃驚。其次,海量的買家通過網絡知道了我們,盡管沒有跟我們成交,但是它的宣傳價值不可限量。當然網絡上一部分詢盤質量確實不高,甚至個別買家缺乏誠意。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從中得到的價值。關于詢盤的真實性,需要我們的操作人員不斷的判斷,一部分客戶通過一次溝通就可以判斷出來,另一部分客戶通過不斷的了解都可以做出甄別。這和操作人員的業務技能有一定關系。
4、加入阿里巴巴后,外貿業務方面及企業自身發生了哪些改變?阿里巴巴有很多的培訓這是我們選擇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其實這從更本上解決了企業培養人才的時間和成本,我們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經歷集中在我們的核心業務上,而,人員成長阿里巴巴幫我們解決了,這也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留人難的問題。業務人員的技能提高了,業務量大了,企業和操作人員雙方獲利大家都很滿意。
5、在咱們地區,有不少想轉型發展外貿的企業,但他們對網絡貿易這種方式的真實性還有所顧慮,您作為親歷者,給他們的建議是什么?我想說的是選擇大于結果,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已經開始步入了成熟期,它很好的解決了信息流的問題,信息時代,如何利用好互聯網才是最關鍵的問題,而并不是用不用互聯網的問題。希望更多的企業能夠協調好這個問題,信息先行誰也阻擋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