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宏觀環境的變化,傳統外貿工廠看似不受影響,但是上下浮動的匯率和美國訂單的謹慎性加強讓所有外貿商家時刻都懸著一顆心,外貿確實變得更難做了,轉戰歐洲市場、上線跨境電商、打造自主品牌……傳統外貿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出路。
傳統外貿工廠的發展困境
傳統外貿工廠現在的境遇基本上可以用一句話來形象概括:“前有埋伏,后有追兵”。國內線上線下市場在競爭加劇的情況下一再萎縮,海外市場又因為貿易摩擦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
一、14億人口的市場真的不夠分
“中國的14億人口,3億的中等收入人群,我們國家在過去20年對基礎設施的投資超過歐美國家20年的總和,總體來講,是有機會的。貿易談得好,做點外國生意,談不好,做14億人的生意。多大點事?!中國的市場足夠我們做了。”這是大企業家才敢說的話。
但是事實上,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即使是人人都在談消費升級的14億人口的市場也同樣是不夠分的。因為一個市場并不是平均分配,大部分的用戶被小小部分的頭部企業和品牌占據著,工廠想要搶單,只有不斷壓價。也因此,很多傳統工廠開始轉型跨境電商,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去開發新市場尋找更多的發展機會。
二、訂單碎片化
貿易摩擦給傳統外貿代工廠帶來最明顯的改變就是訂單變得碎片化,以往工廠給一些品牌100個款式的樣品,可能會有80款被選中,但是現在可能只有20款、10款。工廠想要保持運營收入就必須考慮歐洲市場的,但是歐洲市場的訂單批量小,品質高,因此,訂單的碎片化成為了無法避免的難題。
另外,歐洲的市場容量本來就有限,大部分市場已經被搶占完全,而歐洲客戶和美國客戶的喜好也不同,這直接導致原本只需要10件樣品就能談下來的單子可能需要100件才能搞定,另外新品的制作會影響工人的效率,生產效率變低,成本自然也會提升。
三、成本提升
原材料、稅費、人力成本提升,利潤降低也是傳統外貿代工廠所面臨的問題。
招工難一直以來傳統外貿工廠的痛點,招工難的問題已經持續四五年,而且越來越嚴重,8年前普工一小時6元,現在已經漲到13元。為了節省人力成本,許多工廠會選擇把生產部門從沿海地區遷往安徽、河南、湖南等內陸,甚至是西北地區的省份。
傳統外貿工廠應該如何求生?
面對以上種種難題,被重重包圍的傳統外貿工廠只剩茍延殘喘。如何在圍追堵截當中沖出重圍?怎樣在夾縫中求生存?
一、讓工廠“走”出去
沿海城市招工難可以將生產部門遷移到安徽、湖南、河南、山東,根據當地人的技術找相應的省份,提高機械化程度、用機器代替手工。戰略長遠,有相應資源的可以把工廠轉移到越南等海外勞動多且人工成本低的國家。工廠可以在這些國家借助跨境電,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去嘗試自主經營銷售工廠產品。
二、嘗試半成品外包
一方面,工廠可以外發訂單,把半成品外發去做外包,利用這樣的形式沖產能,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打造自己的設計團隊,小訂單可以讓打樣師做復制樣直接在本地生產,而大批量的訂單則可以讓分廠進行生產。
三、打造自主品牌
如果傳統外貿工廠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一線生機,掌握自主權,核心技術是關鍵。有了技術,可以打造自主品牌,即使不想自主品牌,生產中也有競爭優勢。工廠打造自主品牌不僅可以依然去代加,也能自己研發產品去定價銷售。工廠的優勢在于一旦品牌有了知名度,一體化生產銷售的方式可以為工廠帶來非常大的利潤空間。
如今跨境電商平臺迅速發展到全球各地,尤其像TOSPINO B2B跨境電商平臺可以為傳統的工廠帶來很多的便利性,傳統工廠可以借助電商平臺銷售+社交媒體引流+傳統媒體渠道推廣的方式去慢慢地擴大自己的知名度。
終歸一句話來說,傳統外貿工廠要想能夠適應未來發展的潮流,唯一的一條出路就是走出去。學會順應時代的發展,去尋找終端用戶,以多樣化的方式去拓展新渠道、新業務。
杭州市濱江區偉業路3號
業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務QQ:2848414880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206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