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雙十一快遞大戰已完美收官!天天有貨把握時機,勢頭強勁,在本次大戰的“尖峰時刻”脫穎而出。
天天有貨憑借平臺長期積累的貨運大數據,利用人工智能推薦算法,精準挑選優質運力,在雙十一預備前期,已為百世匯通、京東等著名公司儲備大量廂貨車及集卡運力。在雙十一期間為雙十一快遞服務做了實事:保障了22個倉庫的正常出貨,順利運作了145條高峰線路,累計發車次數高達1619次,共計行駛里程數達372540公里,線路遍布浙江、江蘇、廣東、湖北、湖南、福建、江西、安徽等省份。
2016年8月,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決策部署,切實發揮交通運輸在物流業發展中的基礎和主體作用,交通部強調必須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9月,為推進創業創新、推動實施“互聯網+”模式,鼓勵無車承運物流創新發展,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在全國開展,同時推進了改革試點、加快了無車承運物流的發展。
在此背景下,天天有貨基于大數據智慧協同的無車承運和貨運經紀平臺也已搭建完成,公路運輸在未來更將傾向于人工智能管理。無車承運人將建立起自有的統籌整合系統,以渠道聯合的模式統籌平臺資源、統籌跨界合作,集中智慧管控,從而優化運輸資源,形成集約型、智慧型、服務型的的管理系統,從實際行動中貫徹落實好交通運輸“降本增效”。在雙十一期間,天天有貨作為無車承運人 ,扮演了以下三個角色:
統籌者:多渠道強勢聯合,整合運力缺口
雙十一快遞高峰期,天天有貨統籌摸清了快遞業運力需求與關鍵性運力缺口,使用平臺豐富的運力大數據和優質的渠道資源募集運力,然后打包運力,將捆綁打包后的運力提供給上游貨主。這種整合打包運力的模式既解了貨主無車可用的燃眉之急,又讓車主和運輸公司們吃了定心丸,規避了線上交易中的眾多安全風險。
在運力整合過程中,天天有貨扮演著統籌者的角色,將上下游關系處理得當,真正做到從線下到線上的資源整合,再從線上到線下的實操管控,承擔著無車承運人應盡的職責。
(圖:雙十一期間金華倉部分司機合影)
開拓者:智慧調度系統“降本增效”
雙十一期間,天天有貨開發的“天鷹智慧調度系統”首次投入使用,實現了對運輸過程的可視化跟蹤管理。可視化跟蹤管理,包括起點站、終點站、途徑站點、標準運輸時間的統一設置。除此外,天天有貨可對運輸班次進行異常監控管理。在雙十一高峰運行中,當車輛運行遇到異常情況時,車輛登錄系統即可及時預警,將異常情況報備至系統,信息交互功能在實際操作中顯得尤為重要,能讓管理者與車輛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另外,系統還可根據監控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為管理決策者提供最及時和準確的輔助報表,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時刻貫徹“降本增效”的管理經營宗旨。
天天有貨的智慧調度系統實現了對車輛實時、精準的定位管理,切實提高了車主、貨主、物流公司的管控效率,為更高效管理提供全面數據服務,進一步提升了車隊的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
創新者:打破貨運細分領域壁壘 實現跨界合作
本次雙十一快遞大戰作為天天有貨首次跨界合作的落腳點,成績斐然。物流運輸是一個內部分區明顯的行業,而雙十一主打快遞服務,天天有貨抓住這一運力需求點,首次嘗試使用集裝箱為快遞需求缺口提供了運力保障。為百世、京東等合作方募集運力時,摸清了智能平臺上可用的快遞運力,不僅僅局限于廂式貨車這一類傳統的快遞運輸車輛,也著眼于集卡這類平時不用于快遞運輸的車輛,借助其他細分領域的運力,填補了快遞運力缺口,實現了行業內部的跨界合作。
天天有貨將不懈努力,創新合作模式,合理統籌和整合平臺資源,將貨運物流做活做新,走在無車承運人的前列。
天天有貨在本次雙十一的完美表現給互聯網物流模式的探索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智慧調度系統的大規模使用也印證了“物流+互聯網”是未來貨運互聯網必須要走的道路。統籌整合的物流智能服務必將成為貨運互聯網的最終歸宿。天天有貨也正致力于成為中國領先的基于大數據的智慧協同的無車承運和貨運經紀平臺。
杭州市濱江區偉業路3號
業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務QQ:2848414880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206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