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電商慢慢成為一種主流,互聯網的普及讓更多的農產品搬到了互聯網。然而由于農產品的特性,最后一公里怎么破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守護袁昆針對越來越多的農產品電商發表下自己的意見。
農產品電商的火熱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們要吃更安全、更美味的純天然(趨向于)食物,但我們不可能去當地吧?互聯網的發展讓當地新農人把產品送到了我們的餐桌,關鍵是送過來的真的安全嗎?
9月,大閘蟹上市了,特別是陽澄湖和梁子湖大閘蟹比較出名。我們知道死蟹是不能吃的,那么想吃到正宗的陽澄湖或者梁子湖蟹是不是一種奢求?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不少網友在吐槽,收到的大閘蟹死的太多。
物流是電商的硬傷,京東有自己的配送渠道,阿里也玩菜鳥,他們都是想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守護袁昆認為農產品特別是生鮮水產類更是硬傷,物流不給力最后導致生鮮不新鮮、水產品變質。怎么解決?
一、建倉儲或者旗艦店。
不少朋友想到了建倉儲或者旗艦店的方式,我們知道建倉儲是一個大工程,對于大多數企業或者賣家來說是無法解決的,如果有政策支持就好多了。京東就能解決這樣的問題,大家是否愿意嘗試在京東開店?而對于一些生鮮類的產品,旗艦店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可以采取自提或者配送的方式進行。
二、空運加整合資源
空運是一個比較快速的發貨方式,到貨后可以整合當地閑散資源(比如小賣部店家)、或者直接在當地設點(外派人員)進行最后一公里配送。這個過程中有兩個問題,一是空運的費用比較高,是否可以接受?而且不是物流公司是否會負責(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這兩天微博里深圳某航空公司出現的事件)?當然最后的配送問題,看整合什么資源或者自己的外派人員情況。
三、順豐等快遞公司是選擇嗎?
現在的物流真的是越來越慢了,特別是網購人員增多,讓物流變的更慢。大部分物流公司的速度比較慢,我們選擇順豐等快遞是否比較好?針對這個問題,守護袁昆發現幾個問題:1,不少農產品生產地物流不發達,大多快遞公司沒有設點;2,快遞有代理點(代理多家物流公司)物流時間也長,那么也沒有任何優勢可言;3,自己送到快遞公司(比如我在湖北某縣級市送到武漢)還是耗費時間。
物流時間長、物流費用高是硬傷。對于生鮮類的產品我們可以采摘8成熟甚至6、7成熟,雖然不會變質但物流時間還是很長。對于水產類的自己真的可以建倉儲或者使用空運的方式嗎?成本真的太高。
守護袁昆認為要解決物流問題,有幾個比較好的方式,如果能把這幾個資源利用起來,那么倒不失為良策。
現在各地政府都在大力提倡互聯網+,給創業團隊很多優惠政策,特別是對于農產品這一塊的補助更大。那么能不能由政府牽頭建倉儲,利用郵政資源做物流呢?前者是利國利民,后者是網點覆蓋面最廣(但太貴太慢),結合起來肯定是讓物流更快一步。
物流是硬傷,作為農產品電商,大家又是怎么解決的?
守護袁昆,專注企業網絡營銷策劃、SEO優化診斷、微營銷運營。微信公眾號:守護袁昆(shyuankun0105)。我在等你,你在哪?
杭州市濱江區偉業路3號
業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務QQ:2848414880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206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