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簡單來說就是和國外人做生意。標準定義是:對外貿易亦稱“國外貿易” 或“進出口貿易”,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勞務和技術的交換活動。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既然是個國外做生意,那接下來我們說說時間問題。
與國外人交流郵件使用較多,偶爾也是越洋電話,由于現在通訊的發展也有Skype,whatsapp,等交流軟件,而且國外年輕一代也很喜歡使用及時軟件。外貿圈各行業都知道"零時差回復"的定義,為此很多企業有側面要求加班,比如"遲到3分鐘,加班1小時抵扣""累積加班時間部分抵扣淡季休假"等等。所以許多外貿業務員,都有加班經歷,下面說點我的經歷感受吧。
我曾經工作過勞動強度最高的外貿公司的情況是這樣的 :公司里業務員,晚上回郵件比較多,優秀的銷售都追求客戶零時差溝通,銷售一般下班回家也回復郵件。作為開發,廣交會展會等,前一個月全月無休,工作時間早9點到晚10點,手機24小時開機,被集裝箱司機半夜的電話吵醒很正常。 當然絕大多數的外貿企業也很人性化,比如,等客戶上班,等客戶回郵件,等集裝箱裝完,在這個期間,你可以短時間放松休息。 當然,在時效要求高的企業,不管是作為銷售,采購,開發,船務,還是后勤辦公室人員都可能隨時有調動。
關于加班和時間分配,其實很多朋友都能忍受加班。第一,客戶感受??蛻羰巧系?,及時溝通不但容易搶單,也會大大縮短成單時間,客戶感受很重要!第二,公司氛圍。我一直覺得加班是有氛圍的,大家都加班你能早下班么,除非你內心強大,我行我素!別說自己事情做完了不用加班,告訴你,做企業永遠都有要做的事。 在業績和個人感受較量中,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當然也有例外。
說說外貿個例。一號男,開車上班,每天早上8點到(我們上班是9點),晚上6點準時下班。 他的工作效率超級高,遇事不邏輯清晰,當機立斷。做事從不糾結,有問題就解決。當然他的客戶很多也是不按時出貨就死催投訴甚至扣款,交期非常死,他也能把時間拿捏的很準。 2號女, 她的上班時間是上午11點半才到,中午飯是下午茶,晚上10點左右下班(當然這是申請過的操作)。 她是很干練的人,電話溝通從不含糊,很多事情只要出面就能搞定。比如客戶砍價,她合作的工廠一般都能拿到優惠價,又比如物流遲緩,她就基本沒遇到過。
總結一下,選擇外貿之路,在面試就得認識到自己的底線。公司如果氛圍是加班的話,那你就會不得不加,如果自己不忍,面試就不要加入,認同公司理念很重要。其次,如果你想自由支配時間,我行我素,搞特殊化,那就拿出你的能力和業績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