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部是管理公司的一切與供應商有關的支出的部門,具有保障供應、控制價格、降低成本、持續增值、監督使用部門和合規操作的職能。
在公司里,采購是跟銷售同等重要的利潤貢獻部門。
如上圖所示。從橫向看,采購負責尋源、詢價、談判、合同、供應商管理、品類管理和供應鏈管理;
從縱向看,采購管理公司與供應商間的信息流、物資流和資金流。
關于采購的英文名稱,有的公司叫Procurement,有的叫Purchasing。
它們的區別是什么呢?
小姜從以下三個方面幫您梳理清楚。
(1)從分工來看,采(Procurement)是指采購從某個品類的尋源、商務到供應商管理全都負責,即一站式采購管理。
該職位在很多公司叫做品類采購經理,即Commodity Manager。
(注: 因為對個人的工作經驗和采購技能要求較高,很多公司用經理來命名該崗位,其實是不帶團隊的)。
而購(Purchasing)是單指采購負責把外購件買來即可,不用負責供應商管理,只偏重商務工作。
該職位在很多公司叫做采購專員,即Purchaser或Buyer。
(2)從匯報對象看,Procurement往往更受重視。Procurement的一把手有機會直接匯報給首席執行官(CEO),即成為首席采購管(CPO,Chief Procurement Officer),與財務、運營、研發、銷售等重要部門并駕齊驅。如下圖所示。
而Purchasing由于只是負責商務部分,往往向財務或者運營匯報。在研發項目為主導的高科技行業,甚至有可能匯報給研發一把手。下圖所示為采購匯報給運營的組織架構。
(3)從實際工作來看,Procurement的職責更加符合大眾對采購職責的理解和期待。由于公司往往從職責、授權、薪資、培訓、人員配置等方面給予重視,在Procurement工作的采購往往容易取得成績并獲得自我提升。
而Purchasing雖然在理論上只負責商務部分,但是實際上供應商出現的任何問題,比如斷料、品質不良、不愿意配合等等,從上級(CEO、運營、研發、財務等),到平級(物流、倉庫、質量、生產等)都會把問題升級給采購解決。這導致采購地位低下且壓力極大,容易處于到處救火的狀態,難以自我提升。
所以,是做采(Procurement)還是做購(Purchasing),采購在找工作時需要了解清楚。
同樣的,作為一家公司的老板,你對采購的定位到底是什么?也應該想清楚。
來源:采購小姜
更多優質文章請關注:宮迅偉采購頻道(ID:gxw97558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