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的發展速度已經成為衡量某個地區的競爭力的重要標志。特別是國際物流,不分國界的區別,也成為了國際競爭力的的關鍵要素,所以近年來特別受國內外政府和企業的重視,因此收到了多方面力量的支持,所以推進了現代物流的發展速度。
國外物流發展的特點
國外物流典型的就是日本和美國,歐洲基本上是與美國是非常相似的。
美國是物流理念的發源地,其物流發展速度一直處于世界的前沿,物流特別的成熟和發達,特別是在商貿流通和生產制造業上十分重視現代物流能力的開發,美國一直將物流戰略作為企業商務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十分重視企業物流的管理,可以說美國的物流發展就是以企業物流管理發展為核心的,一直是在企業不斷追求產品和服務競爭力以完善物流戰略的基礎上不斷推動美國物流的發展。整個物流的發展始終是圍繞企業物流管理理念的升級和物流技術的不斷進步而向前發展。這從美國物流領域權威民間組織機構稱呼的演變足以說明這一點。
日本的現代物流起源是比較晚的,但是現在日本的現代物流是每個人都看在眼里的。1963年從美國引進“物流”的概念后,受到企業和政府的重視,日本主要突出“物流系統”的概念,強調從社會環境出發構筑人性化的物流環境,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物流理念,并且延伸至于物流相關的眾多領域,突出物流作為社會功能系統對循環型社會發展的貢獻,政府在整個物流發展方面的推動作用十分的明顯,規劃引導力度也很大。日本指出如何加強國際競爭力,適應世界經濟一體化新形勢;如何加強環保,構筑循環型社會;如何開發現代信息技術,促進物流事業發展;如何發展物流業,滿足國民的需求,與國民生活相和諧等四個問題,確定了今后5年的奮斗目標,即創建符合日本經濟社會要求的新物流體系,從提供不亞于國際水平的物流服務目標出發,全方位推進各項施政措施,通過降低物流成本等措施,構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流市場。同時,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等社會問題,滿足國民日益增長的物流需求,政府要在提高物流效率,提供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務方面狠下工夫,努力創建一個能減輕環境負擔的新的物流體系和可循環型的新社會。
現代物流只是在信息技術提供技術的背景下才發展的,至今也沒有多少年的歷史。
國外物流的特點很大程度上是管理思想、管理技術、管理理念的進步帶動了物流的發展,只是對生產制造和流通企業而言,所以我們應該充分重視生產制造和流通企業現代物流管理的發展和普及。當然,在一定環境下物流確實也表現為一種服務產業,而且這種產業的產業組織形式和商務模式是多樣化的,如以運輸、倉儲等為主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和以為企業提供物流方案設計(如供應鏈管理方案)為主的第四方物流企業等。對物流這一本質的把握,對我們編制好區域物流發展規劃及推動物流的健康發展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