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是信息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很多學者都對此進行了嘗試。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兩種論述:一種是將信息化的作用概括為支柱作用與改造作用兩個方面;另一種是將信息化的作用概括為先導作用、軟化作用、替代作用、增值作用與優化作用等五個方面。這些觀點對我們充分認識信息化的經濟功能(或作用)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對此不可忽視。信息化對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是通過信息產業的經濟作用予以體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rnrn  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支柱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1)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近年來信息產業以3倍于國民經濟的速度發展,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的比重不斷攀升,對國民經濟的直接貢獻率不斷提高,間接貢獻率穩步提高。(2)信息產業將發展成為最大的產業。到2005年年底,中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占全國外貿出口比重將超過30% ,其在國家外貿出口中的支柱地位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高。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各產業中位居前列,將發展成為最大的產業。 
rn  信息產業是關系國家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這一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1)通信網絡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網絡與信息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強大的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和軟件業是確保網絡與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2)信息技術和裝備是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信息產業已經成為各國爭奪科技、經濟、軍事主導權和制高點的戰略性產業。 
rn  信息產業是國家經濟的先導產業。這一作用體現在4個方面:(1)信息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和社會再生產的基礎。(2)信息產業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群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帶動其他高新技術產業騰飛的龍頭產業。(3)信息產業的不斷拓展,信息技術向國民經濟各領域的不斷滲透,將創造出新的產業門類。(4)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將縮短技術創新的周期,極大提高國家的知識創新能力。 
rn  信息產業是推進國家信息化、促進國民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核心產業。這一作用體現在3個方面:(1)通信網絡和信息技術裝備是國家信息化的物資基礎和主要動力。(2)信息技術的普及和信息產品的廣泛應用,將推動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轉型。(3)信息產業的發展大量降低物資消耗和交易成本,對實現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內涵集約型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