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如果不確定一個客觀、穩定而精確的絕對價值尺度,其發展將會受到很大的制約,而且這種制約力將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復雜性、規模性的提高而不斷增強。如果確定了絕對價值尺度,將具有如下理論意義:
1、保持不同社會歷史時期之間價值尺度的穩定性。在對同一個國家不同歷史時期的各種經濟指標進行計算時,由于社會生產力發展過程中,農業產品與工業產品的價格不斷發展變化,經濟上的通貨膨脹現象經常發展,單位數量的同一種法定貨幣的絕對價值含量不斷發生變化,如果采用同一種法定貨幣作為價值尺度來對不同歷史時期的各種經濟指標進行計算,必然會產生很大的誤差。
2、保持不同社會環境之間價值尺度的穩定性。在國家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形勢出現劇烈動蕩時,各種商品的市場價格比較混亂,其價值波動性很大,采用法定貨幣為價值尺度計算和比較來各種經濟活動的實際指標時,也會產生較大的誤差。
3、保持不同國家之間價值尺度的穩定性。在對兩個不同國家之間的經濟指標進行計量和比較時,由于兩種法定貨幣的匯率主要取決于這兩個國家參與對外貿易的商品價格(或商品價值)的對比值,而許多沒有參與對外貿易的商品價格(或商品價值)只能間接地影響兩種法定貨幣的匯率,因此這種匯率并沒有客觀地、準確地反映兩種法定貨幣真實價值含量的對比值,而且這種匯率往往會受國家的經濟政策(特別是貨幣與金融政策的影響)、政治與文化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5、保持不同經濟指標之間價值尺度的穩定性。許多經濟參數、經濟模型的最終確定都必須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價值參考系統、價值標準尺度或計算基期。
6、保持經濟指標與非經濟指標之間價值尺度的穩定性。許多非經濟性參數、非經濟性模型(如國民生活質量、綜合國力、社會文明程度、社會綜合發展速度、情感數學模型和價值觀數學模型等)無法以貨幣為價值尺度進行計算,只有在確定了絕對價值尺度后,才能實現經濟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銜接,才能把經濟學中的許多研究成果推廣應用到非經濟領域,才能把許多非經濟領域的研究成果借鑒到經濟領域,這就是為何要解決u201c絕對價值尺度u201d問題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