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物流是市場營銷管理的重要職能。現代市場營銷理論強調企業物流管理決策。基于市場營銷的物流管理必須倡導市場后勤觀念,營銷物流的核心是物流策略組合。 一、企業物流管理是市場營銷管理的重要職能 市場營銷強調在適當的地點和適當的時間,以適當的價格將適當的商品提供給目標市場,滿足顧客的需要。市場營銷能否取得滿意的效果,能否吸引和滿足顧客,在很大程度上受賣方物流管理能力和決策的制約。 基于市場營銷的物流管理,又常被稱為實體分配,是指“對原料和最終產品從原點向使用點轉移,以滿足顧客需要,并從中獲得的實物流通的計劃、實施和控制”。這一觀點受到美國市場營銷權威菲利普·科特勒的支持。據此觀點,基于市場營銷的物流管理包括兩部分,一是企業生產完成前的供應物流和生產物流,二是企業生產完成后將產品推向市場的銷售物流。這是廣義的企業物流,狹義上的營銷物流僅指銷售物流。 市場營銷中的物流管理包括大量工作。首要任務是進行銷售預測,然后在此基礎上制訂生產計劃和存貨計劃。生產計劃明確了采購部門必須訂購的原料。這些原料先運到工廠,經過檢驗接收后存入原材料倉庫,爾后經生產加工制造成產成品。產成品存貨是顧客訂購和公司生產活動之間的橋梁。產成品離開生產車間,經由包裝、廠內儲存、運輸前的配貨處理,然后再經廠外運輸和地區儲存,最后送達顧客,并向顧客提供有關服務。 一般認為,營銷物流總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是運輸(46%)、倉儲(26%)、存貨管理(10%)、接收和運送(6%)、包裝(5%)、管理(4%)以及訂單處理(3%)。物流成本往往在生產企業占到全部銷售額的13.6%以上,因此日益受到管理人員的重視。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營銷物流具有節約成本費用的潛力,并將物流管理形容為“成本經濟的最后防線”和“經濟領域的黑暗大陸”。如果物流決策不協調,則將導致過高的成本代價。 營銷物流是創造市場需求,改善營銷績效的極富潛力的工具。企業可能通過改善物流管理,提高服務質量,降低價格,吸引新的顧客,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市場營銷效果。相反,如果企業不能及時將產品送達顧客手中,就必然失去顧客,喪失市場份額。最具典型意義的例子是柯達公司的快速照相機。柯達公司開發出快速照相機后便在全國大做廣告,但卻沒能給顧客以實實在在的產品。遍布全國的零售商店得不到足夠的快速照相機的供應。許多顧客希望購買柯達的快速相機,但商店里沒有貨,他們只能選擇其它牌子的照相機。柯達公司廣告效果雖好,但終因物流管理跟不上而喪失失了很大的銷量。雖然,物流管理是企業市場營銷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基于市場營銷的物流管理必須樹立市場后勤觀念 正如市場營銷經歷過生產觀念、產品觀念、推銷觀念、市場營銷觀念、社會市場營銷觀念以及綠色市場營銷觀念等營銷哲學的轉變一樣,物流管理的觀念也應該不斷發展。傳統的物流觀念是以工廠的產品為出發點,企業總是力圖尋找費用最少的途徑,把產品送到顧客手中。這種觀念是以現有產品為中心的供應觀念,已經落后于時代的發展。現代市場營銷理論更加強調和倡導物流管理的“市場后勤觀念”。市場后勤觀念不是以企業現有的產品為出發點,而是以市場需求為起點思考問題。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