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民營企業,人們的腦海中就會很自然地跳出“親戚朋友”、“裙帶關系”、“身份地位”等字眼,這是目前絕大部分民營企業的通病,也是民營企業招人難和留不住人才的重要原因。筆者十余年工作經歷中對民營企業的所見所聞,均證明此點——關系圈是民營企業發展的重大隱患!
民營企業一般都是靠老板和幾個親戚朋友赤手空拳打下的江山,經歷過創業的艱險后大家一起分享勝利的果實本無可厚非,再加上注重人情的傳統文化影響,所以絕大部分民企老板都喜歡任用自己的親戚朋友在公司擔任要職,卻忽略了由此帶來的不良影響。
首先,老板無意間建立了自己的關系圈,公司其他人員做事會有所顧忌,他們當碰到涉及這些“親友團”的問題時往往會擔心得罪人被炒魷魚而避讓、退縮、妥協甚至掩蓋問題,問題得不到解決,長期積累下去,必然制約企業發展。也許有些企業老板會真正做到一視同仁,但員工的受雇用心態決定了他們不會事事較真,事事負責。
第二、“親友團”的自身優越感以及越權管理在企業中樹敵無數。作為親友團成員,會有意或無意的體現出一種與別人不同的身份優越感,身份優越感源于自我意識或者別人的奉承,身份特殊加上優越感的日益增多,自然就會對身邊的人或事指指點點,對別人說三道四,看不起他人,有的甚至會猜測老板心理、用自己的觀點假傳“圣旨”,形成凌駕于其他管理人員之上的態勢,如此勢必引起他人的反感及抵觸,同事之間的隔閡日益加深,難以形成有效的團隊運作。
第三、任人唯親使企業失去公信力,企業員工失去前進動力。大部分老板把親屬放置在重要崗位的原因從根本上來說是對外人的不信任,少數的不良職業經理人利用職務之便損害公司經濟利益的事例讓老板們頗有忌憚,任用自己的親屬自然會讓比較放心。外人感受不到企業的信任、不能體現自身價值,自然不會全心全意工作,根本沒有動力可言,老板們只知道任用自己人卻不知道從約束機制上下功夫,到頭來受到傷害也只能以“肥水不流外人田”、“肉爛在鍋里”等名言聊以自慰。這是民營企業的無奈,也是一種悲哀。
第四、民營企業靠身份、地位以及論資排輩的人才選拔模式使企業核心競爭力極大受損。目前企業發展最缺的就是人才,而在以身份、地位、關系、資歷來運作的民營企業中,人才選拔受到極大限制,有能力的人很難被提拔,或者提拔起來也會受到打壓,如此導致企業人才要么選擇離開,要么被迫卷入關系圈中自甘墮落,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管理人員向往外企的原因,因為外企有適宜人才成長的土壤,有相對客觀、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人才會受到重視及重用……
綜上所述,“關系圈”嚴格制約民營企業的發展,這也是中國民營企業存活時間不長的原因之一。期盼民營企業老板能以發展、長遠、系統的眼光看待企業中的親屬問題,權衡利弊與得失做出明智的選擇。建造一個公平、公開、公正、積極向上、良性競爭的人才發展平臺,才是企業持續發展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