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供應鏈的三點認識
1. 什么是供應鏈?
什么是供應鏈與供應鏈管理?根據《物流術語》國家標準,“供應鏈,即生產與流通過程中,涉及將產品與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戶的上游與下游企業所形成的網鏈結構”,“供應鏈管理,即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全面規劃供應鏈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并進行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供應鏈從性質上分為二類,一類叫產品供應鏈,另一類叫服務供應鏈。供應鏈整合的有物質資源,也有非物質資源。從應用上可分為微觀供應鏈(對應企業)、中觀供應鏈(對應產業與城市)、與宏觀供應鏈(對應國家)。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研究與實踐,供應鏈將經歷資源整合、流程優化、價值協同與智慧生態四個階段。
2. 供應鏈的三個維度
2005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更名為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標志著全世界的物流已進入到供應鏈管理時代。供應鏈可分為三個維度去理解。第一,供應鏈是戰略思維;第二,供應鏈是模式創新;第三,供應鏈是技術進步。
(1)戰略思維
國家供應鏈戰略
美國在2012年,奧巴馬總統頒發了“美國全球供應鏈國家安全戰略”,指出“我們謀求加強全球供應鏈,以維護美國人民的福祉和利益,保障我國的經濟繁榮”。研究歷史上世界三次經濟危機與三次產業革命,美國就憑其對“帝國木桶理論”中工業、科技、金融、軍事、文化五大板塊實施超強的全球供應鏈整合,使美國始終走在世界的前列,美國始終把整合全球資源作為國家核心競爭力。除美國外,德國、英國、法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都有自己的全球供應鏈戰略。他們認為,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單打獨斗,要在全球范圍內去發展產業鏈、供應鏈與價值鏈,以取得大國間的平衡與優勢。
產業供應鏈戰略
許多國家也把供應鏈戰略作為產業發展戰略的重點,即以全球地域為空間布局,打造某些優勢產業的“微笑曲線”,建立從戰略資源、金融資本到制造生產再到銷售與服務市場的全產業鏈與價值鏈。從19世紀初的英國開始,先后有美國、日本、德國成為全球制造業中心。 20世紀末,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中國以土地、勞動力和規模經濟為主導,形成了新的制造業優勢,成為新的全球制造業中心。
城市供應鏈戰略
在互聯網與物聯網時代,人們開始研究與打造智慧城市,實際上一個城市的管理,是“五流”即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人文流等各種資源的優化組合,以實現發展模式、產業結構、空間布局、運作流程的最優化。波特提出,城市競爭力的發展有四個階段。即生產要素導向階段、投資導向階段、創新導向階段和富裕導向階段。中囯城市基本處于投資導向階段,有些城市已向創新導向轉移。城市的情況千差萬別,城市供應鏈戰略有共性,更有個性,正因如此,形成了不同的城市水平與風格。
企業供應鏈戰略
中國經濟學家吳敬鏈指出,“最近30年來,全球制造業、流通業、農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這種變化的核心內容,是由于分工的高度 和信息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使企業之間的競爭演變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也使許多企業從單個企業生產和銷售活動的組織者演變為鏈條的組織者和集成商”。物流與供應鏈本質上是人類社會的一種實踐活動,普遍存在于國民經濟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各項社會活動過程中,是以企業為活動基點的。物流與供應鏈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就好比人體中的動脈與靜脈,起到了基本的流通與循環作用,是支撐經濟運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物流作為一個獨立的產業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物流產業是由于分工的不斷深入以及物流社會化、專業化發展而逐漸形成的一種復合型服務產業。物流是供應鏈的一部分,但是最重要的部分。供應鏈可以說是現代物流發展的最高形態。
所以我把供應鏈區分為國家供應鏈、產業供應鏈、城市供應鏈與企業供應鏈四個層面,在這四大層面中,企業供應鏈是基礎,產業與城市供應鏈是重點,國家供應鏈是根本。企業供應鏈中,中鴻鼎晟(北京)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則是一個代表,它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專注于為各類企業、客戶、增值服務商以及它們的消費者提供有競爭力的供應鏈解決方案、生態產品和服務。經營范圍包括:電子商務、物流供應鏈、信息化與咨詢、行業解決方案、系統與軟件開發等領域。
(2)模式創新
嚴格講供應鏈管理也是一種模式創新,是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支撐下的模式創新。而模式創新在各種創新中,對傳統模式最具顛覆性和最具沖擊力。供應鏈管理的發展正在改變傳統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與資金流的運作模式。根據中國的實踐,可以區分為企業型(生產、流通、服務)、平臺型和生態型。供應鏈促使不同產業深度融合,產生了制造服務業,流通制造業,物流金融業等等,萌生了新的產業結構。可以預言,供應鏈集成將成為今后中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基本模式,成為中國經濟與產業重構的基本途徑。
(3)技術進步
供應鏈管理也是一種技術進步,包括供應鏈可視化、綠色供應鏈、協同供應鏈、虛擬供應鏈、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風險、服務供應鏈、智慧供應鏈、物流機器人、區塊鏈等等。目前最前沿的高新技術都在供應鏈中得到應用。
總之,供應鏈作為一種新戰略、新動能、新模式,作為一種軟實力,可以極大的改變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式,改變產業發展方式,改變城市發展方式,改變企業發展方式,對經濟從粗放經營到集約經營的轉變做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3. 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是一個統一體
(1)價值鏈。價值鏈這一概念是1985年由哈佛大學商學院邁克爾•波特提出,他指出:“每一個企業都是在設計、生產、銷售、發送和輔助其產品的過程中進行種種活動的集合體,所有這些活動可以用一個價值鏈來表明”,他把企業價值創造的活動分為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兩類,基本活動包括進向物流、生產運作、出向物流、市場與銷售、服務等;輔助活動包括企業基礎設施、人力資源管理、技術開發、采購等。企業內部各業務單元的聯系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上下游關聯企業之間的聯系構成了行業價值鏈,全球產業布局,分工與合作形成全球價值鏈。所以價值鏈是從價值創造,從利潤切入的。
(2)供應鏈。供應鏈也可以叫供需鏈,是20世紀80年代許多專家對企業管理研究的最新產物,英國經濟學家克里斯多夫提出:“今后世界不存在一個企業與另一個企業的競爭,存在的是一個供應鏈與另一個供應鏈的競爭”。在社會分工充分與信息化發展的今天,全球采購、全球生產、全球流通、全球消費,一個企業、一個產業、一個城市、一個國家要發展,不可能單打獨斗,必須做好二件事,一是內部資源整合,二是內外資源整合,這就是供應鏈。所以,供應鏈是從市場的資源配置、流程優化、跨界整合、合作共贏切入的。
(3)產業鏈。由于社會的分工形成不同的產業,產業鏈是產業之間基于一定的技術、經濟關系并依據特定的邏輯關系和時空布局,客觀形成的鏈條式的關聯關系形態。產業鏈可以分為接通產業鏈與延伸產業鏈,是既有廣度又有深度的經濟學概念,又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發展戰略。產業鏈主要是從不同產業之間的關聯度、影響度切入的。
過去講到價值鏈、供應鏈、產業鏈主要是以企業為核心的,但國際上早已延伸到產業、城市、區域、國家。所以出現了全球產業鏈、全球供應鏈、全球價值鏈的概念,這三者是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的統一體。產業鏈是供應鏈依附的載體,離開了產業鏈,供應鏈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但反過來,供應鏈可以促使產業升級,產業鏈得到新的發展。價值鏈是產業鏈與供應鏈的目的與歸宿,產業鏈與供應鏈的績效要靠價值鏈來衡量。但反過來,產業鏈與供應鏈的效率與效益,才能保證價值創造的實現。
杭州市濱江區偉業路3號
業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務QQ:2848414880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206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