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元一資本受邀參加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考察學習進博會的相關前沿趨勢時發現,中國“業財一體”管理系統投資熱度不減,數智未來正以驚人速度撲面而來。
先勝業財與普華永道在第四屆進博會上簽訂了戰略投資與合作協議。這一動態不僅僅是“先進科技”與“專業力量”的雙邊結合,也是業財融合生態形成過程中的一個縮影。
一、業財融合供需兩端促成的新風口
今年進博會,數字化服務方案成為不少行業標桿企業的發力方向和最新成果,業財一體化正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發展課題。
事實上,
業財一體化近年來一直是企業財稅服務賽道中的熱門主題,這和供需兩端的新進發展不無關系。
從需求側來看,消費互聯網紅利見頂,企業的客戶爭奪戰從增量競爭轉為存量競爭,在此背景下,企業一方面急需降低管理成本,提升運營效率,另一方面還要面向未來,針對快速變化的市場實現柔性決策。
IBM調查顯示,世界一流企業的管理成本占收益百分比通常較低,因而能以更低的成本為業務提供更高的效益,這是因為它們多數使用自動化系統幫助財務部門實現自主決策,通過優化流程自動化提升效率。
瑞幸可以說是最好的例子。涵蓋門店進貨、銷售、排班、庫存盤點等多場景的數字管理系統不僅能做到訂單的智能分配、高峰期增員安排、每日庫存盤點,還能根據門店近期的訂單量預測并自動推送進貨需求。
有一說一,“系統指揮一切”的數字化運營確實支撐了瑞幸快速擴張的步伐。不難發現,在商業環境不斷數字化網絡化的今天,企業業務數據呈指數級增長,財務又是最早的數字化學科,數據資產的價值圍繞財務報表這一“閘口”具體呈現,業財融合趨勢將會進一步加強。
從供給側來看,國產替代既是政策推動,也是大勢所趨。
一方面,國內大數據、人工智能、低代碼、云計算等底層技術不斷成熟,為國產軟件替代提供了發展空間。工信部數據顯示,2020年度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新常態下仍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業務收入81616億元,同比增長13.3%。
另一方面,國外老牌財務軟件落后的技術架構和本地部署的交付方式已難以滿足快速變化的中國市場,高昂的服務費和運維成本也迫使企業轉向性價比更高的國產軟件。同時,在不確定的貿易背景下,對數據安全保護的愈加重視,也推動了國產解決方案的欣欣向榮。
新舊交替之際,國內企業管理軟件不斷冒頭,逐漸打破國外壟斷局面。
二、先勝而后戰,戰術+戰略的雙重兵法
從Excel到ERP,從EPM(企業績效管理)再到業財融合,企業管理會計軟件隨著時代更替不斷演進。
作為云時代下的業財融合新物種,先勝業財接過了新一代企業數字化管理的接力棒,
通過自主研發的底層技術架構搭建了國內第一個云原生業財數據中臺,并在此基礎上創建了全場景應用集市,為管理者構建了全景業財的企業數字化新空間。
先勝業財創始人兼CEO楊皓表示:“我們的業財一體化管理平臺的上層是包含銷售財務、租賃財務、供應鏈財務等多個業財SaaS應用在內的App Store,下層是依托于用戶數據資產和算法模型的企業級數據管理平臺「先勝云」。在先勝云的支撐下,App Store中業財SaaS應用能夠以標準化、可插拔的輕量級產品形態深入客戶業務場景中?!?br>
先勝業財創始人&CEO 楊皓
今年,先勝云以低代碼平臺的形式展開生態合作。在環境多變和業務規則不斷更新的情況下,用戶可根據業務經驗和自身需求,在不需要理解語言底層邏輯和語法結構的情況下自主配置邏輯規則,以“拖拽”的簡便方式快速搭建企業級應用。
楊皓認為,要想實現業財真正的深度融合,離不開場景化的視角。要想讓數據產生價值,必然要聚焦到一個一個的場景中,圍繞場景來做深度建模,以基礎的業務數據為基底,生成相關的財務、管理口徑的數據,讓企業預算預測的顆粒度更加細化。
“通過搭建場景化應用,就可以更好地幫助企業解讀財報背后的故事。”楊皓說道。
當然技術最終還是要落地,這時候就要考驗打法了。先勝業財之所以能形成目前全場景的應用集市,跟自下而上的發展路線不無關系。
先勝業財全場景應用集市
創立之初,先勝業財就對標美國的“Excel殺手”Anaplan,
從某一個細分場景切入,解決企業業務鏈條中的某個單一場景需求,然后不斷擴充場景,最終形成全場景的業財管理解決方案。憑借這一市場打法,先勝業財的業財產品能迅速規模化復制,極大地縮短產品交付周期,從而增強了客戶粘性,現已成功應用于全球近200家知名企業,其中不乏太平洋保險、星巴克、麥當勞、拜耳醫藥、泰康健投等行業巨頭公司。
三、生態合作從共贏到多贏
隨著技術與SaaS產品的不斷成熟完善,
企業服務必然最終迎來生態競爭時代——誰捆綁的生態越大越完整,誰就贏得整個市場。
實際上,生態發展思維正逐漸成為各個數字科技行業的共識。北極光創投董事總經理楊磊就曾表示,產業變革需要的是整體解決方案而不是單一技術,整體解決方案是AI、大數據和loT的融合,是強技術和強產業Know-How的融合。
楊皓深諳這一點,因此
先勝業財除了自身經驗積累,還憑借頭部客戶已形成的成熟行業經驗的輸入,為自身技術賦能場景找到清晰的方向。
在楊皓的設想中,先勝業財的最終形態是類似京東、天貓一樣、但面向B端的大型商城。因此先勝業財除了不斷進行“輸入”,同時也考慮到了“輸出”。
目前先勝業財正著力創建面向財務人的技術學習平臺,旨在培養財務人員掌握基礎的技術能力,提高其集中化思維和代碼意識,最終實現基于專業經驗,結合對業務的理解,創造出新興的業務場景設計,共建業財一體化生態環境。這一構思和實踐不僅能提高先勝云平臺的行業滲透度,同時也是多贏的生態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正如「先勝」這一名稱所指示的,先勝業財摒棄了傳統信息化系統基于PPT概念的獲客方式,而是選擇從客戶真實需求出發,快速創建出能夠讓客戶直觀看到的場景化應用,讓客戶為結果買單,從而實現“先勝而后戰”的效果。
我們從進博會展現出的數字化服務前沿中可以看到,數字技術推動了商業環境的變革,企業內部原本緊耦合的流程被解耦,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進行系統重組的行業趨勢已成定勢。對此,先勝業財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未來將與更多合作伙伴、企業客戶和個人共建多贏的業財一體化生態,革新企業數字化發展的崢嶸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