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問題,講根本就是一個有關企業生存的戰略問題。服裝品質的優劣,直接影響產品的銷售和使用,甚至影響品牌的生命力。有效的品質管理,是提高服裝最終品質的唯一途徑。那么服裝快反訂單的品質管控與傳統的有何區別?這一期,朱老師將跟大家聊聊關于“品質管控”的那些事兒!
服裝訂單的品質管控要點大體在三個方面:1、控制面輔料質量:通過指定面輔料供應商、面輔料大貨小樣確認、面輔料測試和送檢等方式控制;
2、控制樣衣:產前樣(封樣)、首件樣(車間第一件下線多的產品)等樣衣進行控制;
3、查貨控制:中查、尾查等
快反訂單質量管理和傳統質量管理的不同:1、前期面料和樣衣的質量管控:由于快反訂單的提前量只有15-30天,因此,各類質量管控環節必須盡可能縮短時間。
比如面料工廠把面料小樣同時寄給工廠和品牌方。這樣一旦確認,則工廠就可以立即做樣衣,而不是等確認之后,面料廠再寄樣布給工廠。
比如樣衣確認,工廠做好樣衣,寄給品牌方確認,然后樣衣連同修改意見再寄回工廠,這樣來來回回,要花費一周時間。快反訂單時間很緊,可以采取視頻檢驗的方式。工廠的版師、工藝師、組檢和品牌方的買手、QC共同進行視頻會議,把需要檢驗的項目通過視頻遠程溝通。必要時,輔以模特試穿,進行初步判斷。針對樣衣修改,現場做“部位件”,視頻直接確認。這樣可以大大加速樣衣質量管控的進程。
當然,最終的“封樣”,盡量用實際樣衣。畢竟,這個封樣是大貨的質量標準。如果時間真的很緊張,會延誤上線時間,那么沒有最終“封樣”,也可以進行大貨生產。這個時候,大貨的質量標準是“帶修改意見的樣衣”。這種情況在快反訂單操作的時候,也不少見。
生產線做出來的第一件(或者第一手)大貨,必須快遞封樣。如果有條件,首件樣衣到工廠現場去查驗,當場解決問題。這樣時間最快,對問題的反映也最迅速。
2、大貨生產中出現尺寸問題,如何進行判斷:中查或者尾查的時候發現問題,如果已經沒有時間或沒有辦法返工翻修的,這個時候,需要做一個判斷。快反訂單相對傳統訂單,尺寸控制可以有一定的“寬松度”。因為快反訂單數量小,所以相對風險小,適當的尺寸寬松度是能夠接受的。關鍵是這件衣服穿在模特身上的“感覺”,只要這個感覺出來了,這件衣服就可以上門店銷售。
小結:品質控制要適中,主要控制點牢牢抓,次要控制點適當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