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聯村緊靠東陽江,義佛公路貫穿全村,交通便利。村旁有釣魚磯山,山上建有一峰塔(又名釣魚磯塔)。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義烏知縣張維樞倡建,完成5層,繼任知縣周廷侍命縣人陳思善捐資增建2級,系磚木結構樓閣式。現為6面7層。塔內原沿壁設有木扶梯,盤旋至5層,可登臨憑窗遠眺。釣魚磯西面有明代春潭瑞石熊人霖題摩崖石刻,現殘存潭、石兩字,每字高約60厘米。東陽江東岸青山疊翠,景色秀麗。上至東江橋、下至塔下水輪泵站長約3000米的江面波光粼粼,水光山色、塔景輝映一體,泛舟其中,船移景遷,令人心曠神怡。
九聯村雖近鄰義烏城區,然長期以來一直停留在自給半自給的自然經濟狀態。農業結構單調,主要種植水稻、麥類,兼種糖蔗。糧食畝產一直徘徊在175公斤左右。村民歷來以做豆腐、養豬維持生計。勞動力日值處在人民幣三四角之間。歷代盛傳有女不嫁地橫頭、黃古頭的謠諺。80年代推行大田三熟制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糧食畝產提高到510公斤。近年來,九聯人注重發展蔬菜和鮮果類的生產,供應城區,年產柑桔達500擔,提高了土地的畝效益。1992年,全村耕地面積937畝,糧食總產達1.13萬公斤,農業產值19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