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門科學,如果其基本的度量標準是主觀的、含糊的、不穩定的、不精確的,那么通過它所計算出的所有量度、指標和模型也都是如此。對于所有自然科學來說,由于其理論前提都是基本公理,推理運算都遵循嚴密的邏輯程序和運算法則,實際結果都經得起嚴格的實驗檢驗,因而具有高度的客觀性、確定性、穩定性和精確性。自然科學中對于其基本度量標準的嚴格規定,就集中體現了這些要求,其中物理學對于長度、質量、時間、力、溫度等基本度量標準的規定尤為如此。
經濟學是關于經濟事物及其運動與變化規律的科學,而任何經濟事物所體現的核心內容就是經濟價值以及它的市場反映形式u2014u2014價格,而要確保各種經濟事物的價值計算客觀而精確,就必須要有一個客觀而精確的價值度量標準或價值尺度。在生產力發展的低級階段,各種經濟事物的發展規模不大,地域跨度小,復雜化程度低,波動性和變動性弱,這種計算是相對簡單而直觀的,因而其價值尺度也是簡單而直觀的。根據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不同層次,價值尺度分別經歷了產品價值尺度階段(如鹽、布匹、大米等)、金屬價值尺度階段(如銅幣、銀元、金幣等)、法定貨幣價值尺度階段(如人民幣、美元、日元等)。
由于金屬價值尺度會因為這些金屬的礦產貯量、開采速度、開采技術、市場供求關系、政治與文化影響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貨幣價值尺度也會因為各種經濟、政治與文化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特別是不同法定貨幣之間的匯率波動,經濟上的通貨膨脹率、國家的金融政策、衍生貨幣(如現金支票、承兌匯票、股票、信用卡、期貨等)的使用與流通情況、國際貿易爭端等因素的影響尤其顯著,任何形式的單位數量的法定貨幣的真實價值含量也是不斷變化的。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各種經濟事物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地域跨度越來越寬,復雜化程度不斷提高,其波動性和變動性不斷增強,人們需要更加全面地、準確地了解各種經濟事物的現實狀況和發展趨勢,國家將以此為依據,制定出科學的、現實的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人們將以此為依據,安排自己的生活計劃和事業發展方向,這就在客觀上產生了一種越來越迫切的社會需要,除了金屬貨幣尺度和法定貨幣尺度之外,還應該尋找一種更加穩定、清晰而精確的絕對價值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