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多彩的u201c菜籃子u201d,把農民千家萬戶的菜園子推向了市場,促進了農業結構的調整,帶出了一個大產業。 菜籃子u201d產品的生產供應從以城市郊區為主轉變為城郊與農區并舉,農區發展u201c菜籃子u201d產銷勢頭持續高漲,日益成為大中城市u201c菜籃子u201d產品的主要供應者。中國蔬菜生產已基本擺脫了u201c農家菜園u201d的布局結構,形成區域化大規模生產基地格局,并與日益成熟的全國蔬菜大市場相銜接。
在市場無形之手的調節下,蔬菜生產的投資主體、經營形式也由單一轉向多元化,越來越多的生產者、經營者、企業集團甚至外資參與到u201c菜籃子u201d產銷中來,使u201c菜籃子u201d日益成為一個重要的產業。
中國蔬菜播種面積達到1334.7萬公頃,總產量4.05億噸,每年的蔬菜生產總值約2800億元,在種植業中僅次于糧食,居第二位。
蔬菜生產的技術含量快速提高。壽光人率先實驗成功了冬暖式大棚種植技術,使蔬菜冬天生產成為現實。如今,在廣大北方菜區,節能型日光溫室工程在大范圍內推廣;在南方菜區,每年遮陽網設備的應用量日益擴大;在城市郊區,標準化菜田面積占到總量的一半左右。全國蔬菜雜交優勢品種的應用率已達95%。
在有u201c中國第一號菜籃子u201d之稱的山東壽光,無土栽培、音樂培植、氣體肥料、磁化水滴灌等蔬菜種植的最新技術得到廣泛運用;太空椒、扁桃南瓜、小粒西紅柿、彩色茄子等最新瓜菜品種應有盡有。
隨著基地建設的科技含量和規模化、區域化、設施化程度越來越高,蔬菜產業的u201c鏈條u201d也不斷向前后延伸:一頭向農民的田間地頭延伸,促使農民生產高附加值的品種;一頭向分選、包裝、初級加工、儲藏保鮮等產后環節擴展,增加了農民增收的環節。
u201c菜籃子u201d產業向縱深發展,增強了抗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在不少地區,u201c菜籃子u201d產業成為農村經濟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u201c菜籃子u201d產品的收入在農民收入中的貢獻份額占到三分之一,很多農民靠發展u201c菜籃子u201d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