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評分(Credit Scoring)——根據業務的一些主要特征進行評估,并求出總的信用分數,據此來評定客戶信譽,進行信用分類。通過研究企業的財務比率來衡量企業的信譽。
信用評級(Credit Rating)——一種對某發行債券或其他債務證券的利息按時全額支付的可能性、以及債務本金到期全部償還可能性的量化判斷或正式意見。信用評級由專門機構負責。長期債務的最高信用評級為AAA(3A)。
信用循環(Credit Cycle)——從客戶發出訂單開始到償付債款。
信用證(Letter 0f Credit)——一種國際通用的出口銷售支付方式。指任意一家銀行或兩家銀行代表購買方向供貨方做出的有條件的支付擔保。
信譽(Creditworthiness)——企業長期借貸的信譽取決于企業借款投資項目的盈利能力和預期的盈利速度。
行業風險(1ndustry Risk)——一個行業中所有企業可能因行業不景氣而盈利下降的風險。
尋機性會計(Creative accounting)——尋機性會計源于企業在相關法規的許可下可選擇使用的會計政策的多樣性。此外,判斷的需要也給企業留下了調整數據的空間。 尋機性會計(Creative Accounting)——利用有利的會計準則,編制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尋機性會計方法可以用來提高報告利潤和資產價值,掩蓋企業的真實財務狀況。
銀行信用(Bank Credit)——銀行向顧客提供的信貸。
盈利能力分析(Profitability analysis)——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主要有三個,它們是:資本收益率、利潤率、資產周轉率。
營運資本(Working Capital)——通常指存貨、債權和債務。一般指存貨加上債權減去債務就等于營運資本。
優先支出(Priority Expenditures)——指為避免迫在眉睫的流動風險而必須支出的費用。除了正常交易所需支出(如支付工資)外,它還包括利息和稅款的支付。
逾期應收款列表(Aged Debtors’List)——對逾期賬款進行分析和量化的報告。
折舊(Depreciation)——折舊是對固定資產由于長期使用、技術或市場進步等原因造成的損耗、價值損失的衡量。固定資產折舊要從利潤中扣除。固定資產折舊的數額根據企業管理層的判斷,由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預計凈殘值、折舊方式共同決定。
狀況報告(Status Report)——關于企業財務狀況和償款記錄的詳細報告。狀況報告可以由信用咨詢機構或銀行提供。
準備金會計處理(Reserve Accounting)——將收益、損失或支出記作準備金賬戶中數額的增減,而非年度損益表中的盈利、損失或支出項目所做的會計處理。
資本充足(Capital Adequacy)——指有足夠的長期資本來保證財務安全。對銀行來說,資本充足指有足夠的資本金來防止銀行因交易損失(如銀行壞賬)而給儲戶帶來存款損失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