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加快,構建以交通樞紐和物流通道為核心的城市動脈成為內陸地區經濟發展的風向標。交通運輸的安全性、通達性、智慧性成為衡量城市動脈綜合能力的關鍵。如何為城市交通賦能,讓交通更智慧、更安全?匯集交通科技類企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的2019中國(西安)智慧交通博覽會(以下簡稱“西安交通展”)或許能為你揭開謎底。
中國(西安)智慧交通博覽會同方展位
4月9日至11日,以“新時代、大物流、大交通、一帶一路新征程”為主題的西安交通展暨第九屆中國西部國際物流產業博覽會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包括中國中鐵、中國交建在內的百余家業界知名企業攜軌道交通建設技術、智能交通產品和解決方案參展。其中,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整合旗下智慧、節能與安全三大產業發展方向上的自主創新產品,展出了覆蓋軌道交通、公路交通及交通運輸安全的綜合性解決方案,為疏通城市動脈賦能。
同方股份副總裁燕憲文接待西安市領導參觀展位
多線融合,集約管理,實現交通智慧化
以自主技術為城市交通信息化、智能化輸送源動力,同方在此次西安交通展中推出了由軌道交通、城際列車、輕量化客運系統與軌交管廊等構成的M+ 城市級智慧交通解決方案,并實景演示了其中的最新產品——“奇點”(S Point)智慧交通全業務信息管理平臺。該平臺專為提升城市軌道交通客戶的管理體驗而設計,以“縱向集成、橫向擴展、多線融合”為特點,通過“構建頂層設計+集成地鐵各類自動化、智能化系統”的方式,形成結構簡潔、靈活擴展、無縫集成和安全高效的城市軌道交通統一管理平臺。運用開源架構、分布式存儲的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平臺可以滿足城市軌道交通用戶多樣化的大數據分析需求,實現低成本、一體化、精細化、全網化、智能化的實時運營管理。
此外,同方還基于對車站熱環境和控制特性的積淀,展示了多款地鐵節能產品及全生命周期地鐵節能解決方案,可在滿足車內環境舒適的前提下,有效提升設備及后期運維效率,大幅度降低地鐵通風空調系統能耗。目前,該方案服務的北京市地鐵8、9號線通風空調節能改造項目,根據詳細的實測對比分析,年節電量可達1000萬度,為軌道交通指標化、精細化的能耗管理提供支持與保障。
讓交通攝像頭學會思考, 實現道路 智慧化
利用城市現有的攝像頭實現對城市交通的智能化提升,達到全天候、復雜場景下的自動監測,是同方人工智能“慧眼達”致力于實現的智慧交通藍圖。目前,同方已做到了讓“慧眼達”的機器算法更加泛化,降低其對限定場景的依賴性和對設備海量處理能力的技術門檻。例如,在城市交通目標檢測中,同方“交通慧眼達”不僅可以準確識別公交車、滑板車、自行車、行人等,甚至可以分辨出哪些是黑車,在哪個路段有滾石落下。同方大數據產業本部慧眼達產品總監梁肖在展會上表示,同方“交通慧眼達”讓現有的城市攝像頭“學會思考”,在交通事件檢測率上已達到98%,交通事故出現后的6秒內平臺可自動接到報警,通過這種人工智能技術參與政府對城市運行的監察和管理,可以大幅緩解交管部門的壓力,提升城市交通的智慧化自治。
觀眾參觀同方人工智能慧眼達模擬應用場景
安檢智能 化, 保障交通 運輸既 快 捷 又安全
近年來,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深度融合,同方旗下的同方威視將安檢技術產品與互聯網、物聯網平臺進行整合,在智能查驗、信息互聯互通上推動安檢行業整體效率的提升。
觀眾參觀同方威視交通安全解決方案
此次,同方威視推出了“公路卡口安檢一體化查控系統”,集合高清視頻監控、證卡識別、人臉識別等技術,并與公安機關信息庫對接比對,再通過大數據平臺研判分析,實現查驗現場業務數據和上級監管系統數據的互聯互通,為高效防控、布控、查控提供決策依據,打造“低感知、高效能”的新型智慧安檢模式。據同方威視有關負責人介紹,該系統是在深入調研各地公路安檢站實際需求后,結合同方威視自身的公路安檢經驗而設計,應用效果獲得了多方認可。
在2018年開行量突破1000列后,西安在中歐班列的發展目標上特別提出,將推動成立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為構建“內陸第一大港”奠定基礎。在本次西安交通展上,同方威視就重點展示了中歐班列2.0可視化物流平臺與關鐵通綜合解決方案。海關關員只需將貨物啟運信息、機檢圖像、查驗結果寫入“關鐵通”安全智能鎖內,并用手持式閱讀機進行施封,在貨物到達國外海關后,當地關員只要用手持式閱讀機輕輕一掃,即可完成繁瑣的通關查驗。這種國際海關之間的“信息互享、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在不開箱的條件下完成貨物查驗,為跨境物流運輸節省時間,可以讓海關工作效率和交通的通達性得到極大提升。
同方股份參展中國(西安)智慧交通博覽會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作為絲路起點的西安獲得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基于西安獨特的區位優勢,2019年,同方將西部總部基地選擇在西咸新區落地,同時正在著力推進與當地政府成立“西咸同方絲路未來創新研究院”。同方副總裁燕憲文近日表示,一方面,同方將發揮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優勢,整合旗下產業優質資源形成協同化產業鏈,助力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另一方面,將面向西部地區搭建開放、融合、共享的科技創新平臺,復制同方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經驗,盤活本地化創新資源,為加強西部大開發與“一帶一路”的統籌銜接輸送新人才、培育新動能。
杭州市濱江區偉業路3號
業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務QQ:2848414880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206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