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走出去,見見客戶的市場,和客戶的下線打交道,才能實現“幫客戶賣得更好”的目標。但是在很多公司,和客戶進行溝通的方式,主要還是落在了開發信和陌生電話上。畢竟拜訪客戶的成本太高,很多高層都不太愿意給予太多的資源支持。
所以我們今天還是先來聊一聊這兩種傳統的溝通方式。
對于營銷人員來說,做好內容規劃有助于讓我們在面對潛在客戶時,提供豐富多樣的營銷內容,為我們達到引流的效果,但是我們在創作的過程中可能無法精確地達到目的,或者效果不佳,因此內容的吸引力需要加以考慮。
下面提供一個工作流程的思路:
面對誰>講什么>怎么講。
1. 面對誰 確定內容面對的對象是誰。明確目標受眾,有助于內容的圈定,不至于產生不明所以的郵件內容,受眾的范圍越廣,則競爭越激烈。因此,我們需要找到并確定目標并為他們制定出內容營銷計劃。
2. 講什么 講什么實際上就是確定營銷的目標,是想要驗證對方是否是你的潛在客戶?還是單純地想讓對方來查看網站?或是希望客戶能夠考慮購買?細化郵件內容的目的,將進一步為創作的內容提供基礎參考,有助于讓郵件目的的導向更加精確。在這個層面,我們就可以確定內容的作用是在建立信任上,還是提供參考,還是獲得銷售轉化率。想要在購買周期的不同階段中,能夠成功接觸潛在客戶,就意味著我們要依據這些階段來創建不同的內容。
3. 怎么講 這邊有個非常關鍵的點,
了解對方,對方的搜索記錄、瀏覽記錄、歷史溝通的情況、社交媒體的動態,然后是什么時候是你們最合適的聯系時間點,等等信息。這就好比,日常生活中你要請女神吃飯,有些情況下你可以直接詢問對方是否有時間,有些情況下你可以不經意間提到一家餐廳還不錯,不同場景下效果自然會有較大差異。
再提供一些有用的tip,大家留存備用:No.1拒絕模板和套路通常業務同學發開發信時,非常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
套用模板。他們走的基本上就是以量取勝的套路,反正發郵件/打電話的次數多了,總會撞上一兩個客戶的。
但我們必須看到,對于客戶來說,每天的工作已經負荷滿滿了,
如果你的開發信并不能給我帶來任何價值,我為什么要花時間去看這種垃圾郵件?大家可以想象這樣的一個畫面:
現在是墨西哥時間的早上九點鐘,客戶打開了郵箱,發現未讀郵件有40+封。其中有10封是來自上司或者領導,他迅速地進行了處理;還有10封來自一直跟進的下線客戶,他看了一眼時間,繼續埋頭處理;剩下20封,其中有10封,客戶一看見標題就能猜到里面是廣告性質的內容,所以果斷地選擇了刪除;剩下10封,雖然標題具有吸引力,但由于還有一堆事情等著處理,所以平均每一封他都只花了2分鐘進行掃射。
這個時候,如果你的開發信全都是一些假大空的模板或者套路。
請問,客戶真的會有時間停下來去給你回復嗎?
而除了開發信外,很多朋友在打陌生電話的時候,也喜歡沿用一些模板。
就像是我剛開始接觸到Cold call時,總會惦記著去觀摩一下,那些Top Sales都是怎么和客戶溝通的。
然后再在自己的小本本上,暗戳戳地記錄下來,形成自己的“話術”。
從表面上看,我好像確實不會像以前那么尬,除了say hello之外也能和客戶嘮一嘮了。
但實際上,我能感覺到,自己僅僅只是一個冷冰冰的客服,每天都在重復著同樣的話語,客戶也很難會和我形成情感上的鏈接。
因此,在科學外貿的領域,我們提倡
有針對性地發開發信/打陌生電話。這也就是說:
1、在聯系客戶之前,我們至少得對客戶的基礎信息有足夠的了解,以判斷:
(1)對方是否我們的潛在客戶、目標客戶?(2)對方的關注點以及興趣點可能在哪里?而不是什么客戶,都是一套通用的開發信模板。
2、我們的開發信/陌生電話的內容,必須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并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1)我是誰。(2)你是誰。(3)你關心的可能是什么。(4)我能夠給你帶來什么。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朋友在開發客戶的過程中,在觸達目標客戶時,就早早倒下的原因。
因為你根本就沒有讓客戶看到,和你接觸之后,他到底能夠獲得什么。
No.2明確自己的目的談完了模板和話術后,我們再來談一個大家普遍會犯的錯誤:
在給客戶發開發信或者打陌生電話時,總是喜歡以獲取詢盤為目的。因此,內容也無外乎是,我的產品有多好,我的公司有多棒。
但其實這個時候,我們接觸到的對象大多都還只是【非活躍客戶】,在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之前,你有多好與他何關?
B2B和B2C的不同在于,它的成單金額高、流程長、決策層復雜。因此,想著單靠一封郵件或者一通電話就拿下客戶,是不現實的事情。
試想一下,你會和一個只在網上聊過幾次天的網友打錢嗎?
因此,我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其實是,
如何通過開發信或者陌生電話,讓客戶對我們產生興趣?具體要怎么做?
曾經有一家獵頭公司培訓時說,當他們的sourcing人員在打cold call的時候,開場白都會是“你好李先生,假如有一個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請問你感興趣嗎?”。
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你先說說是個什么樣的職業發展機會”,因為這是和自身利益相關的事情。
在外貿領域其實也是一樣的:
“您的競爭對手最近有一些新的動作,不知道您感興趣了解一下嗎?”“中國的供應鏈近期發生一些變化,我想和您分享一下。”“政府出臺了一些新規定,我這邊接觸的品牌比較多因此了解也多一些,不知道您有沒有時間探討一下。”No.3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說到這里,大家可以反思一下,房地產銷售在給你打電話的時候,他會直接拋出“大哥,你最近有沒有購房需求”這種類似的問題嗎?
當然不會!
這個時候,他們一般會親切又友好地問上一句:“最近我們新推出了一個優惠活動,特別適合您這種白領人士,有興趣進一步了解一下嗎?”
而這,實際上就是我們在對客戶做跟進的時候,需要注意的要點:
一定要給對方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而所謂“有價值的信息”,在不同的階段是不一樣的。
譬如,在客戶發起需求的階段,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提供足夠多的信息給對方參考,包括市場信息、行業信息、產品信息。
而在潛在供應商的環節,最關鍵的是,我們要給到對方一個為什么選擇你,而不是選擇另外一個供應商的理由。
請注意了,我剛剛提到一個詞叫
“理由”。
沒錯,我們在跟客戶聊天的時候,最關鍵的就是要給到他足夠來回應我們的理由。
我相信許多人在跟進客戶的時候,都會犯一個錯誤,就是在客戶面前像一只孔雀一樣拼命地展示自己,卻沒有考慮過客戶對于這樣的展示方式以及展示內容到底接不接受。
而這就是因為他們在跟客戶溝通的時候,忽略掉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
其實人最關心的永遠只有自己,客戶也是一樣。當你在聯系客戶的時候,你關心的是:我到底有沒有把公司的產品向客戶展示好。
而客戶關心的則是:
在目前整個供應鏈當中,我是否已經獲取了足夠多的信息來做判斷?A供應商跟B供應商相比,到底好在哪?A的價格更加貴,到底是為什么?我是否能夠在A的身上提煉出足夠的賣點來吸引客戶?高出來的這部分成本,我又是否能夠通過提高售價來覆蓋?B的價格更加便宜,是因為他的質量要更加差一點嗎?……所以,在跟進客戶的過程中,切勿陷入自嗨模式,一味地吹捧自己想要展示的東西,而不去感知客戶的興趣點到底是什么。
至于如何感知,最簡單不過的方法就是直接問客戶:
除了價格,您現在最關心的因素是什么?還有什么事情是我可以為您效勞的嗎?最后,不要埋怨客戶為什么不回復我們的郵件,或者拉黑了我們的電話。
換位思考一下,客戶為什么要花時間和精力回復你?回復你對他有什么好處?今天講了比較多理論上的東西,下次會分享具體的操作案例和方法。也期待你支持我們的產品http://edm.xiec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