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義烏市政府和中國領先的在線外貿交易平臺敦煌網聯合宣布,義烏全球網貨中心正式上線。這是區域政府與跨境電商平臺合作,通過幫、扶、帶的方式,推動當地企業實現轉型,建立線上線下打通全球渠道的一個創舉。義烏全球網貨中心的上線,同時標志了區域外貿的轉型升級,中國跨境電子商務規模化發展的真正拐點已經來臨。浙江省委副書記王輝忠、義烏市委書記李一飛和敦煌網副總裁沈浩出席現場,并正式開啟了義烏全球網貨中心的上線儀式,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社、義烏電視臺等二十多家媒體現場采訪報道。
義烏市政府與敦煌網在今年8月1日簽約完成,經過幾個月的奮戰,項目一期工程完成。義烏全球網貨中心遴選優質供應商和貨源,義烏商戶在網貨中心員工的幫助下以中文上傳產品,義烏網貨中心負責轉換成中、英文買家頁面,通過帳戶管理、海外營銷、支付、物流供應鏈、誠信體系等一系列專業化運營,將中國制造通過網上絲綢之路,一周之內,直接銷往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
據統計,95%的中國工廠還沒真正實現電商化,基本上停留在黃頁模式的階段,以信息推廣為主;超過90%的企業依賴傳統展會方式獲取訂單。然而,隨著人力、原材料等成本上漲,金融危機導致海外訂單變小,中國工廠失去了往日賴以生存的根基,陷入了彷徨和困惑。
敦煌網創始人、CEO王樹彤女士表示,中國制造面臨的最大困難是有貨不會賣。她說,最近一年走訪了東莞等地擁有幾千、甚至上萬名員工的工廠,他們干得太苦了,被金融危機逼到了角落里,只剩下一丁點利潤了。這些企業已經意識到了電子商務是大勢所趨,必須從在線供應鏈中獲取新的生命力和利潤空間,但是他們苦于沒有人才,不會從網上獲取訂單。義烏網貨中心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模式,為中國傳統外向型服務,使其既可以專注于現有的線下模式,又可以通過網貨中心布局線上全新的商業模式,讓企業一步到位建立全球在線銷售體系,實現向電商的有效轉型。
義烏市委書記李一飛表示,義烏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擁有7萬余商戶,有來自全球170余萬種優質廉價的商品,超過20萬家國內外企業直接向義烏市場供貨,商品出口到215個國家和地區。義烏市政府攜手敦煌網,立志將義烏打造成跨境電商之都,實現實體市場和虛擬市場、線上和線下的融合發展。
敦煌網副總裁沈浩在回答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時談到,義烏全球網貨中心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是義烏市政府與敦煌網攜手首創的跨境電商新模式,是手把手地教會傳統制造業走向電商化、幫助他們擺脫困境的最佳途徑。
業內人士表示,跨境電商的門檻較高,需要專業的第三方服務,義烏全球網貨中心將帶動區域電商服務產業的興起,例如營銷、翻譯、金融、IT、通關、代運營等服務都可以為當地帶來新商機。
2004年敦煌網創立時,摒棄了單純的信息服務,開創了以交易為核心的全流程跨境電商模式,只在買賣雙方交易成功后收取傭金。敦煌網憑借敏銳的市場嗅覺、獨特的商業模式,確立了行業領先者地位,并且吸引了一批市場跟隨者。目前,敦煌網已經實現了100多萬家國內供應商在線,2500萬種商品,遍布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400萬買家的規模,每小時有10萬買家實時在線采購,每3秒產生一張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