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973年的《戰爭權力法》,美國總統在開展軍事行動前48小時內必須通知國會。在未經國會授權情況下,對外軍事行動不得超過60天,但允許額外30天撤離時間。進攻性戰略武器和核武器的使用權集中控制在總統手中。國家軍事指揮系統由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防部及參謀長聯席會議組成。美軍曾在南北戰爭、兩次世界大戰以及1948年至1973年期間實行過義務兵役制。
1973年,時任總統尼克松廢除義務兵役制后,美軍一直實行志愿兵役制(以雇傭方式補充軍隊的募兵)至今。美國是世界第一軍事大國,美軍現役部隊人數約140萬人,其中陸軍50萬人,海軍和空軍各35萬人,海軍陸戰隊18萬人。美國在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設有數百處軍事基地,海外駐軍約為28.78萬人。美國的海外的軍事基地大致劃分為歐洲、亞太與印度洋、中東與北非以及美洲四大戰略區。
2011年1月美國國防部宣布,將從2015年開始裁減美軍地面部隊人數,裁軍總數最高將達4.7萬人。此外,國防部還將削減一系列武器項目。
截至2009年,美軍在全球設有六大戰區司令部,分別是北方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利爾,2012年3月9日出任)、中央司令部、歐洲司令部、南方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本土基地871個,其中海軍基地242個,空軍基地384個。2010年5月,美軍建立網絡司令部,統一協調保障美軍網絡安全、開展網絡戰等與電腦網絡有關的軍事行動。
2018年4月,美國防務官員表示,一架美國空軍的F-16噴氣式飛機在拉斯維加斯外的內利斯空軍基地墜毀,這起事件標志著美國軍用飛機24小時內四起飛行事故,共造成3架墜毀1架受損。
[26]2018年4月11日,美海軍u201c杜魯門u201d號航母戰斗群離開其常駐地弗吉尼亞州,并于近日抵達地中海。
[27]2018年5月4日,美國國防部發表聲明說,美國已正式申請成為北約聯軍u201c大西洋指揮部u201d的所在地。
[28]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Mark Milley)。
[1]公開資料顯示,美國現役官兵人數135.1萬,各類后備役部隊80萬人。美國同世界上50多個國家和地區訂有多邊和雙邊軍事條約,海外基地與設施共800余個,向40個國家和地區提供軍事援助,與90多個國家和地區訂有援外軍事訓練計劃。2022財年軍費預算約7560億美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