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計算機產品成為拉動行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今年以來,計算機行業發展勢頭強勁,上半年生產增速達到46.6%,對全行業生產增長的貢獻率為41.4%,拉動全行業生產增長11.3個百分點,成為行業發展的主導力量。計算機類產品快速發展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國民經濟信息化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電子政務及互聯網蓬勃發展,帶動了全社會對計算機硬件產品的需求;二是外資企業及臺資企業紛紛將生產能力轉移至中國生產,導致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出口增長很快,上半年微機產品產、銷、出口增幅分別為117.1%、151.6%、95.4%,增幅比去年同期高出1倍左右;三是隨著產品價格下降及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計算機產品特別是筆記本電腦的市場容量迅速擴大,在全部微機產銷量當中的比重均已超過25%。 由于今年通信運營業投資增幅減緩,因此通信制造業對全行業的拉動作用有所下降。上半年通信制造業增長速度為23.8%,對全行業生產增長的貢獻率為20.6%,拉動全行業生產增長27.2個百分點中的5.6個百分點,比去年下降約1個百分點。 電子消費類產品由于國外市場銷售不暢,產銷增幅有所回落,上半年生產增長1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6.3個百分點,對全行業生產增長貢獻率為12.9%,拉動全行業生產增長3.5個百分點。上半年電子消費類產品發展的主要特點是:一是背投彩電、PDP等產品依然保持快速發展的趨勢,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二是美國對中國彩電企業提出的反傾銷訴訟,已經對中國彩電出口造成負面影響,長虹、海爾等企業的出口出現負增長的情況。 電子元器件行業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上半年生產增長22.6%,對全行業生產增長的貢獻率為25.1%,拉動行業增長6.8個百分點。受計算機等整機產品快速增長的拉動,上半年電子元器件產銷量、出口均保持較大增幅,其中電聲器件、磁性材料、印制電路板、半導體分立器件、集成電路等產品產量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 2.全行業總體經濟效益情況良好,通信行業利潤大幅減少 今年上半年全行業總體經濟效益情況良好,累計實現利潤282.2億元,同比增長13.8%,其中計算機行業實現利潤 IT產業 62.8億元,同比增長33.4%,對全行業經濟效益的貢獻率為45.9%,居行業之首,家電行業實現利潤31億元,同比增長22.4%,且保持銷售、利潤同步增長的態勢。通信行業實現利潤為55億元,同比減少35.4%,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俳衲甏蟛糠滞ㄐ胚\營商投資增幅減少,一 些投資計劃延期實施,對通信設備供應企業產生不利影響。 ②手機產品內銷比例提高,因此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價格不斷下滑,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壓縮。與此同時,手機產品市場生命周期縮短,一款手機的旺銷期往往只有3~6個月,過后只好通過降價收回資金,企業普遍加大了宣傳、銷售力度,廣告費及銷售費用增長過快。 ?、勐撏ü綜DMA手機用戶發展計劃發生調整,上半年新增CDMA用戶不足300萬戶(全年計劃發展1300萬用戶左右),致使一些CDMA手機生產企業形成大量庫存。 ?、芤恍┩ㄐ牌髽I由于銷售結算方式的不同造成產成品占用資金過高,影響企業正常的再生產活動,進而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3.電子產品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今年上半年,電子信息產品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累計進出口總額達到1123.5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569.1億美元,同比增長47.1%,增幅高出全國外貿出口增幅13.1個百分點,占全國外貿出口總額的29.9%,對全國出口的貢獻率達到37.7%,拉動全國出口增長34個百分點中的12.8個百分點。上半年電子信息產品進口總額達到554.4億美元,同比增長54.6%,實現貿易順差33億美元。 當前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通信設備、計算機類產品出口增長較快,其中計算機類產品出口額達到258.3億美元,占全部出口的45.4%,居行業出口之冠;二是進料加工及來料加工仍是電子產品出口的主要方式;三是三資企業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增速達到54.2%,高出全行業出口增速7.1個百分點,占全行業出口總額的82.7%;四是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是中國電子產品出口的主要地區,對全行業出口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五是美國、日本、香港仍是電子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對俄羅斯、中東等新興市場的出口也保持較快的增速
It行業點評
隨著數字時代的來臨,IT業越來越成為人們矚目的焦點,而技術的進步,成本的不斷下降,使更多的IT產品進入日常生活,成為消費類電子產品,它們與普通家電的界線將會越來越模糊。這一切使傳統的家電廠商不等不及時轉型,調整自己的產品和技術。而更多的家電企業干脆邁大了步子,全面進軍IT業。畢竟,信息產業是未來新經濟的起點之一,在這個千載難逢的人類變革時代,誰都不想與機會失之交臂。于是,它們就構成了IT業的另類軍團。
海信:痛并快樂著
海信集團宣布懸賞50萬,以自身研制的防火墻向全球黑客挑戰活動,最終以此次活動的懸賞金額50萬元捐贈給國家信息產業領導小組與網絡安全中心而告終。
從1997年初,海信涉足IT界,海信品牌已經從早期的綠色電腦發展到筆記本、服務器、工作站等網絡周邊產品,近期更是在網絡工程、網絡軟件上投以資金。海信老總周厚健說過,海信的宏遠目標是成為國內領先的Internet終端設備全面產品供應商,成為國內領先的家庭信息消費與中小企業Internet方案提供商,也就是做中國的思科。海信從來不缺新聞,從峰火四起的彩電市場到叫板全球黑客,海信都想成為焦點,但每每不能積極應對突發事件,近期的海信主頁被黑事件再次驗證海信缺乏對IT宣傳的理解。海信從一開始,將叫板全球黑客作為向網絡軟件進軍的跳板,在中關村的豎起實時巨幅廣告牌,允諾誘人的獎金,以及為各大媒體提供第一手新聞。到了后期,海信網站被黑之后,海信內部一時間卻缺乏統一的對外宣傳口徑,海信公司網站的技術管理人員應變也比較遲緩,以致黑客的更改后的主頁在網上放置良久,影響非常大,表明其應變IT媒體能力不夠?! 『P畔騃T圈子的內核進軍,任重而道遠。王江民組建他的kv300銷售網絡花了1年,其間還不乏盜版的推波助瀾;8848、易趣到現在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全國性配送網絡,這是中國現有電子商務網站心中永遠的痛,而海信的優勢在其最強大全國客戶服務中心和一整套銷售網絡,這恰恰是IT業界公司所匱乏的,卻是家電企業的長項。海信近期在山東省政府的撮和下,將和浪潮信息產業集團公司合并,有可能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電子信息集團公司。海信一直說看好IT業,以后的發展方向也是走IT硬件這條路,當國內大部分網絡公司都在用海信的國產IT產品的時候,才是海信真正叫板IT業的良機。
海爾:海爾品牌,是最好的?
海爾是海信的同城兄弟,u201c真誠到永遠u201d是海爾電器的口號,現在擴展到海爾集團。每個大型的商場里,只要有賣聯想商用機的商場,就會有海爾電腦,據業內人士稱,海爾電腦的讓利幅度比較大,往往賣海爾機器賺得比聯想多,商家總歸要賺錢,往往第一時間里是推薦海爾,這也是海爾熱銷的原因之一,海爾電腦的贏利營銷是海爾集團涉足IT業最成功的模式,海爾真正說是可以賺錢了。海爾網站較早就對電子商務進行過研究,也是進行網上銷售較早的廠家站點之一。海爾網站更是在u201ccnnic最有影響力網站u201d評比中獲中工業企業類網站第一名,是在同類網站中架構、美工都有叫好的口碑。海爾與媒體的關系好這是業界所公認的,買斷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廣告位,海爾的品牌效應勿用質疑。
人們對海爾電冰箱的信任,轉化為對海爾空調、海爾電腦的信任,品牌效應確實是很大,但是這也是危險的,如1999年垮掉的愛多電器,所有產品冠以愛多品牌,造成的連鎖反應,至今影響深遠。外界看來,小天鵝是最專業的家電行業,精明的小天鵝將自己的新產品冠名波爾卡,大有西方不亮,東方照樣亮之理。海爾有自己的IT研發中心,大多以硬件為主,海爾對其品牌的呵呼是慎而慎之的,這也是海爾向IT業發家致富的后盾。
春蘭:投資IT業,缺少大手筆
春蘭杯結束了,一個中國人代表日本贏了獎杯,拿走獎金,多少有點尷尬,難怪聶衛平要閉門謝客。春蘭在媒體活動上投入次數較少,但每次都是大手筆,從中央電視臺救災晚會上的一擲千金到巨額獎金的春蘭杯圍棋賽,這也是春蘭集團總裁陶建幸得以自豪的資本。春蘭的科技戰略與新品研發在很大程度上受這位蘇北出來的漢子的影響。春蘭從民營企業向國際化企業集團轉型時,也進行過計算機整機、上網機頂盒產品生產,但是和海信、海爾的全面進軍IT業相比,春蘭還沒邁出這只腳。就如陶建幸一直在關注江蘇足球,而不敢很張揚的注資加佳足球俱樂部一樣。春蘭與IT,真的可以絕緣么?
TCL:IT,IT,開門吧
有人說,有吳士宏(曾擔任微軟中國區總經理)在的地方,就會有新聞。吳士宏離開IT界時,也曾說過:我還會回來的,而現在她負責TCL的產品開發部分。TCL以電器產品起家,其TCL王牌彩電更是行業產品的典范。TCL對IT業一直關注,吳士宏加入TCL后,更是影響了TCL的科技戰略與發展方向,投資互聯網,是TCL高層討論的一個焦點。TCL一直強調對不熟悉的行業不進行過多的注資,但也不放棄對互聯網這塊良田的開發權,如海信一樣,TCL立足進行互聯網周邊設備的建設。但是由于IT專業技術不過硬,底層人員對IT積極性不高,所以一直沒有拿出行業認可的產品。價格決定市場,TCL始終是價格戰的始作俑者,也是獲利者,例如1999年TCL以低價格沖擊家用電腦市場,以至出現銷售告急。TCL的口號很大,但在向IT進軍的硬件方面,遠不如海信與海爾,大多數IT相關子企業都在建設之中,IT貿易洽談只是停留在概念化上,實質性投資不大,我們期待著TCL吹出進軍互聯網的嘹亮號笛。
家電廠商之間沒有秘密而言,對于IT都是情有獨鐘,彩電高峰會議上,多數高層人員,在一起談論較多的還是以如何更好的理解IT為主,在他們眼里,搞IT就是要賺錢,穩扎穩打才是的大企業的作風。早在1997年時,我們大家就談論過家電行業如何進軍電腦業,而現在,我們不得不考慮家電廠商對互聯網的沖擊。在IT業不景氣的今天,有著多年企業、人員管理經驗,具有完整的商業體系的家電廠商,是否給IT業注入生機,給互聯網帶來希望,我們拭目以待。
IT實際上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硬件,主要指數據存儲、處理和傳輸的主機和網絡通信設備;第二層是指軟件,包括可用來搜集、存儲、檢索、分析、應用、評估信息的各種軟件,它包括我們通常所指的ERP(企業資源計劃)、CRM(客戶關系管理)、SCM(供應鏈管理)等商用管理軟件,也包括用來加強流程管理的WF(工作流)管理軟件、輔助分析的DW/DM(數據倉庫和數據挖掘)軟件等;第三層是指應用,指搜集、存儲、檢索、分析、應用、評估使用各種信息,包括應用ERP、CRM、SCM等軟件直接輔助決策,也包括利用其它決策分析模型或借助DW/DM等技術手段來進一步提高分析的質量,輔助決策者作決策(強調一點,只是輔助而不是替代人決策)。有些人理解的IT把前二層合二為一,統指信息的存儲、處理和傳輸,后者則為信息的應用;也有人把后二層合二為一,則劃分為前硬后軟。通常第三層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但事實上卻是唯有當信息得到有效應用時IT的價值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也才真正實現了信息化的目標。信息化本身不是目標,它只是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一種實現目標比較好的一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