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現有13個二級學院,開設土木建筑、智能制造、電子信息、財經管理、現代服務5大類38個優質專業。
[1]| 學院名稱 | 專業名稱 |
|---|
| 土木工程學院 | 建筑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監理、地下與隧道工程技術(基礎工程施工) |
| 交通工程學院 |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工程測量技術、市政工程技術 |
| 環境工程學院 | 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給排水工程技術 |
| 信息工程學院 | 軟件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電子技術、移動應用開發、大數據技術與應用、智能產品開發、虛擬現實應用技術 |
| 機電工程學院 | 電氣自動化技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智能控制技術、數控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 |
| 建筑藝術學院 |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建筑室內設計 |
| 建筑經濟學院 | 工程造價、建筑經濟管理 |
| 工程管理學院 | 建設工程管理、建筑項目信息化管理(BIM應用技術) |
| 工商管理學院 | 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物流管理 |
| 財經管理學院 | 會計、統計與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審計 |
| 旅游管理學院 |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
| 汽車工程學院 u2016新能源汽車技術啟程學院u2016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建筑工程技術、旅游管理 |
師資概括學校有教職員工728人,正高85人,副高252人,358人具有研究生學位,u201c雙師u201d素質教師比例達到85%。百千萬層次人才7人,遼寧省優秀專家1人,遼寧省專業帶頭人10名,遼寧省教學名師11人,遼寧省優秀教學團隊8個。教師在省級以上各類教學大賽中獲獎53次,指導學生參加省級以上各類技能大賽獲獎186次。學校另有兼職教師212人,均為行業企業知名專家和能工巧匠。
[1]師資隊伍姓名
| 性別
| 出生日期
| 學位
| 畢業院校
| 專業方向
| 職稱
| 榮譽稱號
|
李英俊
| 男
| 1966.07
| 碩士
| 沈陽建筑大學
| 教育技術建筑工程管理
| 教授
高級工程師
| 遼寧省優秀青年骨干教師
遼寧省專業帶頭人
全國高職高專土建類指導委員會工程管理分指委委員
遼陽市高層次科技專家庫專家
|
武國利
| 男
| 1970.11
| 學士
| 沈陽體育學院
| 體育教育
| 副教授
| 院優秀教育工作者
|
高德昊
| 男
| 1975.11
| 碩士
| 遼寧工學院
| 工民建
| 教授、高級工程師
| 專業骨干教師、院優秀教師、院師德師風標兵、院優秀共產黨員
|
王 蕊
| 女
| 1980.09
| 碩士
| 沈陽建筑大學
| 控制工程
| 副教授
| 院u201c教學優秀獎u201d、二級注冊建造師院優秀班主任、院就業先進個人
|
韓明玉
| 女
| 1986.02
| 碩士
| 沈陽工業大學
| 哲學
| 講師
| 市青年崗位能手,市優秀班主任,市招生工作先進個人,校優秀黨員,優秀教育工作者
|
李玉芬
| 女
| 1964.07
| 學士
| 哈爾濱建工學院
| 建筑工程管理
| 教授
| 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帶頭人、專業骨干教師
二級注冊建造師
|
田 游
| 女
| 1971.11
| 學士
| 遼寧工學院
| 材料工程
| 副教授
| 專業骨干教師、二級注冊建造師
|
馮永明
| 男
| 1972.06
| 碩士
| 遼寧大學
| 控制工程
| 副教授
| 院優秀教師、二級注冊建造師
|
王永梅
| 女
| 1974.12
| | 沈陽建工學院
| 工業與民用建筑
| 副教授高級工程師
| 遼寧省建設工程評標專家注冊造價師注冊監理工程師
|
齊安智
| 男
| 1977.03
| 碩士
| 東北大學
| 系統工程
| 副教授
| 一級注冊建造師
|
侯虹霞
| 女
| 1979.03
| 學士
| 東北大學
| 土木工程
| 副教授
| 院u201c教學新秀獎u201d、 二級注冊建造師
|
張福東
| 男
| 1980.05
| 學士
| 吉林建筑工程學院
| 管理學
| 講師
| |
王柏春
| 男
| 1981.01
| 碩士
| 云南農業大學
| 管理學
| 講師
| 院u201c教學新秀獎u201d、房地產評估師
|
韓肖禹
| 男
| 1996.11
| 學士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 工程管理
| 工程師
| 建筑教育協會全國BIM大賽優秀指導教師
BIM戰略規劃師、BIM機電工程師
|
侯 琳
| 女
| 1986.09
| 學士
| 大連理工大學
| 應用日語
| 講師
| 遼寧省u201c千名輔導員萬家行u201d活動先進個人
遼寧省u201c輔導員談心u201d活動先進個人
院優秀班主任
|
于 悅
| 女
| 1988.01
| 碩士
| 吉林大學
| 思想政治教育
| 講師
| 遼寧省u201c千名輔導員萬家行u201d活動先進個人
|
劉 洋
| 女
| 1991.07
| 碩士
| 沈陽建筑大學
| 建筑學
| 講師
| 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
|
張羽菲
| 女
| 1989.10
| 碩士
| 吉林建筑大學
| 建筑與土木工程
| 講師
| 二級建造師[3]
|
學校建有u201c多功能、開放式、生產型u201d實訓基地,有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5個、國家級示范專業1個、遼寧省品牌與示范專業26個、遼寧省重點建設對接產業集群5個。其中國家級實訓基地4個、省級實訓基地4個、校內實訓基地105個。實訓設備總值1.1億元。遼寧省精品課程20門。
[1]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建設工程管理、物流管理、會計
[4][5][6][7][8]國家級示范專業:建筑工程技術
[9]國家級實訓基地:數控技術實訓基地、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實訓基地
遼寧省品牌與示范專業:建筑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監理、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建筑電氣工程技術、軟件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電氣自動化技術、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建筑經濟管理、會計、建筑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監理、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數控技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工程造價、建設工程管理、電子商務等
[4][5][6][7][8][9][10][11]遼寧省實訓基地:電工電子技術實訓基地、模具產品設計制造研發創新型實訓基地
[6]遼寧省精品課程:
學校與忠旺集團合作開展定向人才培養;與中軟集團合作舉辦現代學徒制試點班;與海南啟程德瑞集團舉辦u201c啟程學院u201d實施定制人才培養;與華潤燃氣東北大區、京東東北大區、大連供暖集團等開展訂單人才培養。
促進就業:學校不斷推進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牽頭組建了遼寧信息技術、遼寧建筑設備、遼寧建筑裝飾3個職業教育集團;牽頭組建了遼陽電商物流行業、遼陽現代金融行業、遼陽建筑行業、遼陽先進制造產業、遼陽電子信息產業、遼陽汽車服務業等6個校企聯盟。與中建集團、中鐵建集團、忠旺集團、中軟集團、沈陽機床集團、大連重工集團等300多家大中型企業合作建立了穩定的畢業生就業基地,畢業生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8%以上,每年有數百名學生考入本科院校深造。
學校以創新驅動為引領,著力培養現代建筑、電子信息、智能制造、商貿管理、現代服務等經濟領域技術技能人才,服務遼寧五大區域發展戰略及u201c一帶五基地u201d建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面開創u201c雙高u201d建設新征程。
★吃在遼建院
學校南、北校區建有兩個高標準餐飲服務中心,總建筑面積10000余平方米,承擔著全校師生員工飲食服務保障工作。餐飲中心以基本大伙供餐與特色風味小吃相結合,設立獨立的回族檔口,可以滿足廣大師生不同消費水平和口味的需求。
★住在遼建院
學校共建有標準化學生公寓13棟,4人間、6人間、多種戶型任你選擇,住宿費分為500元/年、800元/年、1000元/年、1200元/年。
★學在遼建院
有教學樓、實習工廠、實訓中心、外教上課、圖書館學習、老師悉心指導
★校內實訓基地(部分)
有建筑等比例實體模型(全國領先)、陶藝研發中心(景德鎮大師指導)、BIM教學工程中心、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實訓中心、電子產品加工中心(省級)、國家數控技術緊缺人才培養基地、數字電路實訓室、VR(AR)實訓中心、財務全景仿真綜合實習基地、證券實訓室、移動電商實訓室、茶藝實訓中心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部分)
牽頭組建遼陽電商物流、現代金融、建筑、先進制造、電子信息、汽車服務等6個校企聯盟。牽頭組建了遼寧信息技術、建筑設備、建筑裝飾3個職業教育集團。學校與海南啟程德瑞集團聯合成立u201c啟程學院u201d。舉辦現代學徒制試點班。與多家企業聯合建立企業教師工作站。
★畢業生就業基地(部分)
中建交通建設集團、中國中鐵隧道集團、中建一局集團、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政集團、北京建工集團、北京城建集團、東軟集團、遼寧運和軟件公司、沈陽大族賽特維機器人有限公司、營口天成消防設備公司、陽光海天、沈陽京東公司、沈陽建設監理有限公司、遼寧康輝國際旅行社
★技能競賽獲獎項目(部分)
全國BIM大賽綜合一等獎、信息安全賽項省賽一等獎國賽二等獎、我校在教育部舉辦的全國職業院校u201c建筑工程識圖u201d賽項中榮獲團體二等獎、我校在教育部建筑裝飾技術應用賽項中榮獲三等獎、我校在教育部全國高職組u201c現代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u201d大賽中榮獲三等獎、我校在第十屆全國高校u201c斯維爾杯u201dBIM大賽中榮獲一等獎、我校財經管理學院在遼寧省高職院校沙盤大賽中奪冠、我校在u201c第二屆全國智能制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遼寧省選拔賽u201d中奪魁
★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入學軍訓、田徑運動會、大合唱展演、歌手大賽、啦啦操舞蹈大賽、校園樂隊演出、拔河比賽、學雷鋒主題活動、無償獻血、女生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