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3月31日,學校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平臺14個,院士科研工作站2個,2個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級高層次研究團隊13個,設有人居研究中心、中小企業研究中心、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所等校級科研機構41個。
國家級科研平臺:國家智慧旅游重點實驗室
院士工作站:李德毅院士工作站、周成虎院士工作站
北京市級科研平臺:生物活性物質與功能食品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學研究基地、北京市信息服務工程重點實驗室、京臺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生物質廢棄物質資源化利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市智能機械創新設計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市政治文明建設研究基地、北京市旅游信息化協同創新中心、腦與認知智能北京實驗室。
2020年,學校年度科研合同經費1.4億元、到賬經費1.2億元,獲批25項北京社科基金項目,其中重大項目3項,重點項目4項,立項總數位居全部獲批75家單位第二,重大項目批復數量位居市屬高校首位。其中研究中心項目獲批3項含重大項目2項,規劃項目獲批15項含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2項,一般項目和青年項目12項,決策咨詢類項目獲批7項含重點項目2項,一般項目5項。獲批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共計7項,其中:規劃基金項目1項,涉及學科:管理學;青年基金項目6項,涉及學科:藝術學1項,管理學2項,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1項,教育學2項。
[5]科研獲獎
| 項目名稱 | 獲獎類別 |
|---|
| 航天器艙體結構變極性等離子弧穿孔立焊關鍵技術與應用 | 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6] |
| 變極性等離子弧穿孔立焊的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2015年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
| 航天器艙體結構變極性等離子弧穿孔焊接技術及應用 | 2015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7] |
截至2020年9月,北京聯合大學圖書館有紙質圖書304.20萬冊,當年新增72357冊,生均紙質圖書149.7冊;有電子期刊81.55萬冊,學位論文939.21萬冊,音視頻152345小時。購買、試用及共享中外文數據庫148個。參與北京各高校間的文獻資源共享,獲北京地區高校u201c館際互借服務u201du201c原文傳遞服務u201du201c虛擬參考咨詢服務u201d先進集體獎。與北京學研究所共建北京學文獻信息中心,與管理學院共建管理學科文獻信息中心。成立文獻特藏部,獲批國家古籍保護協會會員單位。
[8]《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是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管、北京聯合大學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季刊)。學報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u201c復印報刊資料u201d重要轉載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獲得了u201c全國高校精品社科期刊u201du201c北京市屬優秀學術期刊u201du201c北京市高校人文社科學報名刊u201d等榮譽,其u201c北京學研究u201d欄目進入了教育部第二批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欄工程。
[9]《旅游學刊》是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管、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旅游學術期刊(月刊)。入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首批資助的百家學術期刊;截至2018年9月,連續6年入選u201c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在u201c2012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u201d中排名第7,在全國高校主辦的期刊中名列第一。
[10]截至2021年3月,學校與亞洲、歐洲、美洲的52個國家和地區的255所院校建立了校際合作交流關系。2019年,學校獲得教育部批復的招收港澳臺僑研究生資格,與俄羅斯交通大學合作舉辦北京聯合大學俄交大聯合交通學院,與英國威爾士三一圣大衛大學合作舉辦孔子學院。與英國斯旺西大學、哈德斯菲爾德大學、加拿大約克大學、休倫大學學院等開展了u201c2 2u201du201c3 1u201d項目;與俄羅斯喀山大學、全俄對外經貿大學、匈牙利布達佩斯商學院、波蘭雅蓋隆大學、日本新瀉大學、韓國首爾市立大學、建國大學、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等開展了在校生交流項目;與美國肯特大學、加拿大加西大學、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等開展碩士學位項目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