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貿易中,關稅壁壘曾經是貿易保護的重要手段,美國、德國、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曾依靠關稅壁壘保護本國產業的發展。但是,隨著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環境與貿易的沖突也越來越激烈,從而使貿易保護主義從傳統的關稅壁壘逐漸轉向非關稅壁壘,而綠色壁壘作為一種新型的非關稅壁壘就應運而生了,并成為發達國家以保護環境為名限制發展中國家進出口貿易的一種工具。
綠色壁壘是綠色貿易壁壘的簡稱,也叫環境壁壘,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90年代開始興起于各國,對外國商品進口采取的準入限制或禁止措施。如:美國拒絕進口委內瑞拉的汽油,因為含鉛(Pb)量超過了本國規定;歐盟禁止進口加拿大的皮革制品,因為加拿大獵人使用的捕獵器捕獲了大量的野生動物;20世紀90年代開始,歐洲國家嚴禁進口含氟利昂冰箱,導致中國的冰箱出口由此下降了59%等事例。這些都是由于綠色壁壘而產生的一系列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