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抑制增長與發展的因素在于:
不論是調低(在一個時期內低估)的匯率政策,還是低稅利、出口退稅、外匯鼓勵、生產扶持等政策,一個共同點是使生產企業能在不變的或者有所提高的本幣收入下擴大產品的生產與出口。所以,部分利益流向國外,這就是價值流失,國民財富的流失。
應看到這種要素密集型偏向政策下的偏向效應。經濟增長理論指出資本的積累是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如果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激勵大到抑制投資激勵的程度,那么投資的相對不足就抑制了長期的經濟增長。
過度的出口激勵政策也具有兩個負面效應,一是政策部分地減輕了出口生產提高效率的壓力,二是進口商品價格的提高降低了國產替代品的競爭壓力。
在激勵政策中總是包含著政府付出代價,或其他經濟部門付出代價 (政府偏向),如果資源重新配置是受其他因素制約的,那么激勵政策的效果也是有限的。
激勵政策中的政府成本如退稅讓利、低價的基礎設施服務等,結果是政府財力的下降,政府對整個經濟的調控、投資能力減弱,再轉化為在經濟增長與發展中作用的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