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企業作為國民經濟機體的細胞,其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呈現出紛繁復雜的表象。那么,貿易企業為什么能在不停的運動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呢?這就有必要對貿易企業生命運動的u201c脈搏u201du2014u2014企業經濟運行的基本過程進行科學的剖析。
任何事物的運動發展都有一個基本運行的過程u2014u2014即運行周期,如人行千里,其基本運行過程是u201c腳步u201d;機械鐘表成年累月地運轉,其基本運行過程是u201c秒u201d。基本運行過程的無窮往復,周而復始,構成了事物運動發展的生命節律。
要剖析事物的基本運行過程,必須描繪出基本運行過程的軌跡,從中找出運行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環節,并弄清各要素與環節之間、要素與要素、環節與環節之間的有機聯系,進而揭示出事物運動的奧秘及規律性。
對于貿易企業經濟運行的基本過程,同樣可以描繪出它的運行軌跡,即是一個由市場到市場的經濟循環圖。如圖所示:
從上述軌跡圖中可以看出,貿易企業經濟運行過程具有如下特點:
(1)正確地認識變化中的市場環境,把市場需求作為經營決策的出發點。隨著經濟發展國際化的趨勢日益明顯,現代貿易企業所面臨的市場規模更大了,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已成為世界性的了。市場的內容也大大擴展,除生活資料、生產資料市場外,生產要素市場日益擴展,技術、人才、資金、信息在市場中相互滲透,市場已發展成一個高度綜合的龐大的商品交換體系。由于用戶需求、動機以及購物行為等因素的多元化,市場細分的趨勢仍在繼續發展。貿易企業必須明確樹立u201c以銷定進u201d的觀念,加強市場調查和預測,及時而準確地掌握市場需求的變化和發展趨勢,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條件,決策經營產品和勞務方向,從而使貿易企業經濟運行的起點成為良性循環的起點。
(2)以產品價值的最終實現作為企業經濟運行過程的歸宿。產品按合理的價格在市場銷售,意味著產品的勞動消耗得到社會承認。但企業的責任決不是隨著產品的銷售而告終,還必須作好市場技術服務,使產品達到和保持最佳使用狀態。在產品的技術越來越復雜的情況下,用戶對企業的依賴性越來越大。作好市場服務工作,既有利于提高企業信譽,可以贏得重復購買的機會,又有利于直接傾聽用戶的意見與要求,為進一步改進產品,擴大市場占有率創造條件。因此,市場服務既是貿易企業經濟運行過程的終點,又是下一個運行周期的新起點。
貿易企業及其運行特性,與貿易企業所存在的經濟基礎(或基本經濟環境)密切相關。貿易企業運行的經濟基礎是現代社會化大生產和商品經濟。
以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并與生產經營融為一體,以及專業化分工協作高度發達為主要特征的社會化大生產,是貿易企業經營活動賴以進行的物質和技術經濟基礎。不論國家的社會經濟制度的性質如何,貿易企業都是在社會化大生產這一前提下運行的,都必然地要受社會化大生產客觀運動規律的制約從而形成貿易企業運行的如下特點:
(1)相互聯系性(或運行的整體性)。處于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的各個貿易企業,相互之間存在著復雜的有機聯系和因果關系。往往一個企業的u201c產出u201d就是另一個企業的u201c投入u201d,而最終產品的u201c產出u201d,一般都是眾多貿易企業分工協作的運行結果。這種直接與間接互為條件的復雜關系,必然使得各個企業的運行都成為社會生產整體運行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或環節。
(2)相互制約性(或運行的比例性)。既然各個貿易企業的運行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聯結成了一個有機整體,那么,它們各自的運行就必然相互制約,并要符合整體運行上的比例性和均衡性。任何貿易企業盲目孤立地畸型發展,既會導致整體上的比例失調和運行紊亂,也會受到來自其他企業和整體上的牽制與制約。
(3)相互替換性(或運行的替代性)。一般說來,貿易企業在社會化大生產體系中都各有其獨特的地位和功能,不是可有可無或相互替代的。但具體到每一個企業來說,由于同一產品或同類產品可由不同的企業生產,由不同的貿易企業組織經營,或利用不同的勞動對象、工藝及設備生產,甚至可由其他具有類似功能的產品來代替,因而企業之間又具有相似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替代。因此,企業之間在市場上的競爭是極其激烈的。
以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空前發達為主要特征的現代商品經濟,是現代社會生產、經營賴以形成及運行的必然經濟形式。只要社會生產還要采取商品經濟形式來進行,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及其機制就要發揮作用。因此,在商品經濟關系制約下,貿易企業經濟活動的運行表現出如下特點:
(1)自身利益的獨特性(或運行的本位性)。貿易企業作為獨立的商品生產經營者,其運行動力來自對自身獨特經濟利益及其實現的追求,而這種獨特經濟利益又來自貿易企業在商品經濟中的獨特地位及特殊的聯系方式。正是貿易企業這種自身獨特利益的需要,使得各個企業的運行以本位目標的追求與實現為起點和終點,表現為一個個利益上的相互對立和運行中相互獨立的循環過程。在這里,人們首先看到的是,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企業運行的整體性被割裂了。
(2)利益實現的制約性(或運行的市場導向性)。貿易企業的運行以滿足自身需要為出發點,但落腳點又必須是滿足市場需要。因為貿易企業自身需要的并不是其產品使用價值本身,而是借此得以實現的價值或利潤,并且要通過市場來實現,即滿足他人的需要而獲取。因此,貿易企業只要是按市場需要進行生產、經營,它滿足自身需要的愿望和動機,就會變成推動自己發展生產以不斷滿足他人需要的動力,從而貿易企業圍繞本位目標的孤立運行,在市場的誘導下趨向整體目標,或者說在相互之間的制約下,又結成為有機整體。在這里,人們看到被割裂了的整體關系,又以市場聯結的形式再現出來。
(3)相互之間的競爭性(或運行的盲目性)。與上述特性相聯系,各個貿易企業的運行過程,實際上就是市場上的相互對立和競爭過程。其產品的效用、利潤的實現及利益的滿足,都要通過市場上的較量來實現。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企業代替運行的特點,也主要是通過競爭機制的作用來體現的。一般來說,盡管貿易企業的運行可以隨時根據市場變化而調整,但由于市場這只u201c看不見的手u201d主要是以u201c事后u201d形式發生作用,因而個別企業的運行難免或多或少地帶有可定的盲目性,其總體運行也往往是在不斷地波動或紊亂中求得大致均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