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BRAND),英文的本意是u201c烙印u201d的意思,是自然經濟時代放牧主打上的財產歸屬標記,以區分與他人的財物。現代品牌是19世紀資本主義制度確立之后出現的。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生產規模的擴大,商品貿易的增長,需要一種能普遍用來辨認商品的標記,即需要在商品的自然名稱之外起個名字,品牌由此廣泛流行。現代品牌與早期品牌標記最重要的區別在于:它己不是一種單純的品牌標記,而成為一種可以轉讓買賣的工業產權,是受到法律保護的無形財產。
山東六和集團有限公司品牌作為無形資產與其他財產一樣受法律保護。現代營銷學的發展,使品牌的概念得以延伸。根據美國著名營銷學者菲利普.科特勒的表述,u201c品牌是一種名稱、名詞、標記、符號或設計,或是它們的組合運用,其目的是藉以辨認某個銷售者或某群銷售者的產品或勞務,并使之同競爭對手的產品或勞務區別開來。
可分為產品品牌、服務品牌及企業品牌。u201d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品牌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質的變化,它被賦予越來越豐富和廣泛的含義,成為一種復雜的信息標識系統。它代表企業的產品、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以及企業的形象。
對于消費者而言,山東六和集團有限公司品牌執行了以下四種主要的功能:
(1)識別。品牌代表了產品的一定質量和特色,可方便消費者選擇。
(2)信息濃縮。識別性要求以消費者所把握的關于品牌的所有信息的概要形式出現。品牌滿足了大多數購買者的需要,是購買者獲取商品信息的重要來源。
(3)高安全性。消費者購買一個熟悉的品牌能夠給其帶來更多的信心保證。品牌能夠保證消費者提供他期待的這種利益。
(4)提供附加價值。品牌能給客戶提供比一般產品更多的價值或利益。對于生產經營者來說,品牌可以增加企業的無形資產,有助于企業細分市場,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另外,還可以起到廣告宣傳的作用。
山東六和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將品牌作為核心競爭力,以獲取差別利潤與價值的企業經營戰略。包括品牌延伸戰略、品牌組合戰略、品牌更新與品牌全球化四個方面的內容。其直接目標是發展名牌。品牌經營的一般戰略:(1)品牌延伸戰略。品牌延伸就是利用已經成功的品牌名稱來推出新產品。主要應用于兩個方面:產品類別延伸。這是企業為順利、快速地實現向其它產品領域的擴張,利用已有品牌進行的一種延伸。例如,海爾品牌從家電向手機、電腦市場的延伸。產品線延伸。這是為滿足不同細分市場的需求,在同一品牌名稱下不斷延伸其產品線,即推出不同功能、不同產品形態、不同規格、不同包裝的產品。例如寶潔公司u201c佳潔士u201d系列產品。品牌延伸被認為是企業實現低成本擴張的一種有效方法,它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采用。
(2)品牌組合戰略。品牌組合戰略又稱為多品牌戰略,是實行多元化經營,特別是不相關多元化經營的企業常采取的一個品牌策略。企業利用不同的品牌占領同一產品領域中高中低檔不同檔次的市場、也可利用不同品牌進入不同的產品市場。多品牌經營應注意保證各品牌互不干擾、各自得到很好發展的同時,為了公司的整體目標,各品牌能協同作戰。
(3)品牌更新。隨著時間的流失,一個品牌如果無所變化,就會顯得老化、陳舊,逐漸失去己有的魅力,最終被市場拋棄。根據目標消費者及競爭者的變化隨時調整品牌策略是保持品牌長盛不衰的重要保證。品牌更新的主要方法有:不斷開發新產品,保持產品的吸引力;挖掘產品的新用途:通過品牌延伸,用新產品賦予品牌新形象;改變目標消費者等等。(4)品牌全球化。品牌全球化是指在全球范圍內使用統一的品牌名稱、標識、定位、廣告策略、產品和包裝等。它是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全球性企業獲得長足發展的必然結果。使用全球性品牌策略可以獲得規模效益、有助于提高產品知名度、引發積極的品牌聯想。但全球化應結合本土化共同實施,即所謂的u201c彈性全球化u201d,也就是從全球的角度思考問題,從地區情況著手采取行動。包括本土化的產品設計、本土化的廣告宣傳、本土化的品牌定位等。
市場細分理論是50年代由美國營銷專家溫德爾·斯密提出的,[20]有人稱之為營銷學中繼u201c消費者為中心觀念u201d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市場細分是指企業根據企業自己的條件和營銷意圖把消費者按不同標準分為一個個較小的、有著某些相似特點的子市場的做法。企業進行市場細分是因為在現代市場條件下,消費者的需求是多樣化的,而且人數眾多,分布廣泛,任何企業都不可能以自己有限的資源滿足市場上所有消費者的各種要求。通過市場細分,向市場上的特定消費群體提供自己具有優勢的產品或服務已是現代營銷最基本的前提。
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對細分出來的子市場進行評估以確定品牌應定位的目標市場。確定目標市場的程序是:1、對細分市場進行評估,以確定目標市場:2、選擇目標市場的進入方式。
六和集團的企業文化強調u201c六個和u201d:
首先是u201c和自己u201d,也就是要善待自己,六和認為如果連自己都不能善待,那就不能善待別人。
第二是u201c和員工u201d,企業要與員工水乳交融,給員工以成長的機會。據稱六和曾提出過一句話是:員工的收入也是企業業績的一部分。要讓員工感受到做工作不是為了企業而工作,而是為了自己工作。
第三是u201c和同行u201d,六和提出u201c同行不是競爭對手,而是真正的同行者u201d。第四是u201c和社會u201d,要與社會同行,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第五是u201c和用戶u201d,用六和的文化說,用戶是企業生存的基礎,因此一定要對用戶給予最好的服務和對待。
第六是u201c和供應商u201d,把供應商當成是自己真正的合作伙伴,絕不能因為自己處于下游,擁有某種事實上的強勢就壓榨和惡劣地對待自己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