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貿易安排是在20世紀中葉蓬勃興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半個多世紀以來,
區域貿易和經濟合作安排在全球產生過三次浪潮:第一個浪潮發生在20世紀50u201460年代,它以1956年成立的歐洲經濟共同體為標志。第二個浪潮發生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其標志是歐洲統一市場的形成以及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的誕生。而1989年美加自由貿易協定的生效,則標志著美國放棄了反對區域貿易經濟合作的立場,轉向參與和主導地區自由貿易協定,以獲取更多經濟和政治利益。
這一時期,拉美和非洲區域經濟合作興起;稍后又出現了亞太經合組織(當時僅12個成員)和東盟自由貿易區。第三個浪潮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一直延續至今。這次浪潮的特點是區域貿易協定特別是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在全球各地涌現。據WTO統計,到2003年5月,通知WTO/GATT的區域貿易協定已經超過265個。據預計,到2005年,區域貿易協定可能達到300個。
在東亞地區,各類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大量涌現,構成第三次浪潮在亞太舞臺上的主角。
在美洲地區,加拿大同智利達成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同南錐體共同市場的談判正在進行中。墨西哥同歐盟達成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美國同約旦達成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同智利、韓國、新加坡和土耳其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也以u201c快車道授權u201d在談判。在加勒比地區,有13個成員的加勒比共同體同多米尼加和古巴達成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在非洲地區,區域經濟合作將以自由貿易區為主,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商簽,還有待一段時間才能成熟。
在中東地區,以色列和約旦已經同美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美國總統布什宣布,美國擬在今后10年內,同中東各國分別建立一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以促使中東經濟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總之,未來一段時期內,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的區域貿易協定潮流不可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