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外敵頻繁,外交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針對不同的外交對象,給予不同的館待禮遇,并使之專門化。北方的遼金兩朝都對宋朝構成巨大威脅,其外交事務主要由樞密院的禮院負責,包括文書往來、使節派遣和一切接待事宜等,奉行對等外交。元豐年間,樞密院改置北面房,掌北界國信,南宋沿襲之。此外,宋朝專門設置主管往來國信所,作為負責與遼、金交往的具體事務機構。而西夏、高麗、越南(宋朝先稱之為u201c交趾u201d,后改稱u201c安南u201d。宋時越南歷經丁、前黎、李、陳等王朝統治)等國,由于宋朝視他們為藩屬國,所以發出的外交文書和禮物等皆稱u201c制詔u201d或u201c賜u201d,對其國家的外交承認被稱為u201c冊封u201d。北宋在汴梁設置許多外交接待館驛,作為國家接待各國使節的地方。遼在都亭驛,西夏在都亭西驛,高麗在梁門外安州巷同文館,回鶻、于闐在禮賓院,三佛齊、真臘、大理、大食(喀喇汗)等國家在瞻云館或懷遠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