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武器出口國希望憑借軍火貿易提振經濟。以美國為例,軍工企業可謂最強大的利益集團,不僅在選舉中提供大量政治獻金,還與行政及立法機關聯系緊密。軍工企業還大量吸收前政府高官,利用其廣泛的人際關系網絡影響政府決策,推進軍火貿易。在金融危機導致經濟疲軟之時,擴大軍火生產和貿易既能迎合軍工集團的利益,又可以拉動內需、擴大就業,美國政府自然選擇加大軍火銷售力度。
第二,國際主要軍火輸入國受金融危機影響相對較輕,一些地區大國通過購買先進裝備提升軍事實力。亞洲國家是國際軍火貿易的大買家,其中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和印度等國更是u201c大戶u201d。由于海灣地區金融市場規模有限,海灣國家的經濟主要受到油價下跌的沖擊,與西方國家相比損失較小。印度作為主要新興經濟體之一,受金融危機的沖擊也較為有限。
伊朗核問題的升溫,海灣國家安全感下降,通過加大軍購力度提升軍事實力尚在其次,以此謀求安全保證才是主要動因。美國作為最大的武器出口國,對外軍售既擴展了政治影響力,又可作為海外直接軍事存在的代替。美制裝備雖然價格昂貴,但市場份額卻逐年擴大,即使在過去幾年國際軍火市場萎縮時銷售額依然能夠持續攀升,正是美國國際地位使然。
國際軍火貿易再度繁榮無疑向人們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表面平靜的國際安全格局暗流涌動,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