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商務,小企業的大機遇
網絡商務的革命性變化,在于它扭轉了傳統商業模式以生產者為中心的局面,一些中小企業甚至可以在短時間內超越行業內的u201c龍頭老大u201d對于眾多小企業而言,網絡商務不僅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也帶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機遇。通過網絡運營,一些中小企業甚至可以在短時間內超越行業內的u201c龍頭老大u201d。這樣的奇跡在傳統商業模式下,是難以想象的。
網絡商務的革命性變化,在于它扭轉了傳統商業模式以生產者為中心的局面。傳統商業模式下,商家提供的商品都是標準化的,產品的信息傳播方式是單向的、強制性的、不透明的。網絡商務則不同,它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定制個性化的產品,產品信息主要依靠消費者的u201c口碑u201d傳播。
這樣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大大降低了企業開拓市場和培養品牌的成本。網絡購物比傳統購物多了一個u201c分享u201d的環節,即消費者在購買使用產品后,通過在網上發帖評價,與網友分享消費體驗。u201c分享u201d的過程,是產品信息通過消費者u201c口碑u201d傳播的過程,也是企業產品推廣和品牌成長的過程。同傳統的廣告手段相比,它成本低,信息傳播的有效率更高,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使小企業成為耀眼的u201c大明星u201d。
網絡商務也使企業資金回籠的速度更快。網絡實現了企業與消費者的直接對接,省去了流通中的一些環節,也省下了時間與成本。比如說,在國內銷售某一件產品,通過省級代理、市級代理、超市,就需要進三次倉庫。如果企業直接面對顧客,產品只需進一次倉庫,流通成本可以省下2/3,資金回籠的速度也大大提升。這一模式,為實力較弱的小企業帶來了跨越式發展的黃金機遇。
截至去年(2009)底,中國的網購用戶已達6000萬人,網絡購物占全國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了1.96%。未來幾年,網購用戶的數字還會成倍增長。然而,當前中國的網絡商務仍處于起步階段,規則與模式都在形成與摸索中,沒有固定的模式,也沒有固定的做法。只有不斷創新,才是網絡商務的核心,才能在中國網絡商務的未來發展中搶占先機。
IT:從數字看網絡商務發展趨勢
上網購物與消費原本是新奇、刺激的玩意,如今在美國已不再有新鮮感。倒不是大家玩膩了,而是人們似乎已得出結論:任何產品都應該在網上銷售,換言之,每一家企業都應該開設網店。套用從前一句黃頁電話本的廣告語:u201c假如該公司沒有網站,它就根本不存在了。u201d 其實在美國,稍微像樣一點的企業,幾乎沒有一家不設置網站。但傳統的企業網站,充其量只不過把企業及產品簡介張貼出來而已,頂多上市公司會另外加上年度報告等。
把網站的地位從布告欄演變成商場是網絡革命迎面打來的另一個巨浪,它能把默默無聞的企業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也能粉碎貌似堅不可摧的商業堡壘。
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B-to-B)快速增長
毋庸置疑,1999年將成為電子商務的騰飛年 根據Forrester Research的研究報告,企業對企業部分的交易額在1998年為431億美元,而到1999年將翻倍至1093億。這當中幾乎有一半是電腦、電子類產品,這表明其他行業尚有大量發展空間。預計水電和化工產業網上采購均會超過100億美元。
網絡個人消費增長驚人
網絡個人消費的基數比較低,但增長速度卻非常驚人。Jupiter Communications的統計數字顯示,1998年的網上個人購買額為71億美元,1999年這個數字將達到120億。旅行、個人電腦、書籍構成網上零售的三大種類,每一類的數額都在10億美元以上。
表一:商對商網絡貿易正以每年99%的速度增長
資料來源:Forrester Research Inc. (單位:億美元) 行業 1997 1999 2001 2003
航空國防 $8.64 $65.53 $256.33 $382.05
占行業總額 0.5% 3.5% 13.6% 20.3%
電腦電子 $87.29 $503.79 $2291 $3953
占行業總額 1.8% 8.2% 29.2% 39.3%
建筑 $0.85 $16.51 $69.75 $286
占行業總額 0.0% 0.1% 0.4% 1.4%
消費品 $6.72 $29.46 $127 $519
占行業總額 0.1% 0.3% 1.1% 3.8%
食品農作物 $0.50 $30.29 $130 $536
占行業總額 0.0% 0.2% 0.8% 3.0%
重工業 $0.12 $13.19 $46.78 $158
占行業總額 0.0% 0.2% 0.6% 1.8%
工業器材 $0.88 $12.66 $45 $156.99
占行業總額 0.0% 0.1% 0.4% 1.2%
汽車 $14.64 $92.54 $532 $2129
占行業總額 0.2% 0.9% 4.3% 14.7%
造紙辦公用品 $5.61 $28.59 $142 $651.9
占行業總額 0.1% 0.3% 1.4% 5.6%
石油化工 $20.87 $103.27 $480 $1783
占行業總額 0.2% 1.0% 4.0% 13.5%
醫藥 $2.34 $14.31 $85 $441
占行業總額 0.1% 0.3% 1.7% 7.8%
運輸倉儲 $5.05 $28.87 $154 $615
占行業總額 0.2% 0.9% 4.5% 17.2%
水電 32.21 154.06 628.96 1695
占行業總額 0.7% 2.9% 10.6% 25.8%
總額 $185.7 $1093 $4989 $13308
占行業總額 0.2% 1.0% 4.0% 9.4%
會計顧問公司Deloitte Touche電子商務專家David Roddy感嘆道:u201c一年前最看好電子商務的人士,都未曾料到發展會這么快。美國的商家和消費者蜂擁上網,掀起一股令人瞠目的搶購潮。網絡從根本上改變了經濟活動的方式,對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很有好處。u201d他的結論是:電子商務勢不可擋。
表二:網絡銷售增長趨勢
資料來源:Jupiter Communications (單位:億美元。此表數據只包括美國普通消費者市場) 產品種類 1997年 1999年 2002年
旅行 $9.113 $39.335 $116.994
電腦硬件 9.855 31.060 64.344
書籍 1.519 11.388 36.610
成衣 1.031 6.415 28.445
電腦軟件 0.845 5.074 23.791
食品雜貨 0.633 3.503 35.292
禮品 0.999 3.363 13.565
音樂 0.366 2.806 15.906
售票 0.518 2.744 18.099
錄影帶 0.150 1.045 5.752
家用電器 0.150 0.779 7.925
保健美容品 0.020 0.655 11.829
玩具 0.020 0.526 5.553
其他 4.847 10.869 26.887
總額 $30.066 $119.563 $410.993
懂得這個道理的企業已捷足先登。IBM現在有1/4的營業收入來自跟電子商務有關的生意,怪不得它的首席執行官Gerstner 先生逢人便得意洋洋大談什么網絡乃商業的終極手段。這家曾經一度笨重得像老牛拉車的全球最大硬件公司,現在儼然是青春煥發的網絡新秀。
在這新一輪網絡鏖戰中,純粹的網絡公司將跟老牌的藍籌企業一比高低。亞馬遜(Amazon)將大戰沃爾瑪特( Wal-Mart),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將勇斗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老將有雄厚的基礎和實力,但新手也不甘示弱,因為它們背后有華爾街代表的億萬股民的鐵壁銅墻。
英特爾董事長Andy Grove不愧為有雄才大略的先知,他說:u201c今天我們大家對網絡公司情有獨鐘,五年后,網絡公司這個稱號將失去意義,因為每家公司都變成了網絡公司。u201dl 電子商務
全球電子商務支出--1998年:500億美元;1999年:1110億美元;2003年:1300億美元。
網絡現狀:
注冊域名達到100萬個,用了4年時間,從400萬增加到500萬用了3個月。
YAHOO站點提供了全部搜索引擎服務的44%,ALTAVISTA站點提供了10%,名列第二位。
最受歡迎的前100個站點中,有94個公布了保密政策。
網頁的數量:
8億頁。知名搜索引擎覆蓋了其中的16%。
瀏覽器:
微軟IE:73%
Netscape:27%
55%的網絡服務器使用Apache的服務器軟件,22%使用微軟的Internet Informatio n Server (IIS)
美國在線(AOL)占據了互聯網接入服務(ISP)消費市場的21.5%。
全球70%的互聯網信息流量來自網民對不到4,500個網站的訪問。
網站評價企業遺漏了流向大型網站的凈流量的32%。
美國在線(AOL)擁有的最大的數字媒體,7月被點擊次數達5300-5400萬次。
企業電子商務
700-800萬小型企業中的48%接入了互聯網。
消費者電子商務
1998年120萬人通過網絡消費。
消費者購買最多的7種商品是:書籍、軟件、音樂、旅游、硬件、服裝和電器到2003年14%的的音樂將在網上銷售。
1999年第二季度,有2440萬人在線購物,而去年全年僅有1000萬。
由于節假日期間的網上購物人數將增長3倍,1999年網上的銷售額將升至95億美圓。
93%的網上交易是通過信用卡結算的。
2003年在線銷售額預計將達到9.7億美元。
全世界2500網上賭徒將為在線賭博站點帶來12億美元的收入。
歐洲占全球的電子商務份額1998年為11%,2003年將為33%。
世界各地的執行總裁(CEO)中,有92%的人相信3年內,互聯網將對全球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網絡市場:
尋求廣告的站點的數量和每份廣告的平均價格(Numbers of sites seeking ads a nd the average CPM),1999年6月:2111個,34.23美元;1998年6月:1175個,37.78美元。
全球在線廣告收入的75%流進了十強網上出版公司的腰包。
2003年傳統的印刷品廣告預算中將有20%花到在線廣告上。
電子商務站點的平均費用為100萬美元,開發時間為5個月。
受調查的上網人中,40%記得看過招帖廣告。
1998年登網絡廣告花錢最多的公司:微軟,共花費3500萬美元;登網絡廣告花錢最多的非技術公司:通用公司,1300萬美元。
7月間旗幟廣告的點擊成功率0.58%。
1999年在線廣告支出28億美元。2004年將達220億美元。
2003年企業對企業產品和服務的在線銷售將從今年的1310億美元增長到2003年的15000億美元。
2003年32%的商務旅行將在網上預定。
88%的保險公司不進行在線銷售。94%的銀行不提供在線服務。
全球的IP電話從1998年的3.1億分鐘到1999年底的270億分鐘。
全世界的互聯網建設商的收入:1998年80億美元,2003年780億美元。
l 在線人群:
1998年全球網民14200萬人。1999年19600萬人,2003年50200萬人。
日本的網民:800萬,拉丁美洲:300萬。
2003年1400萬美國人將通過電視接入網絡。
網上的婦女比例從1996年的42%上升到48%。
為看新聞和娛樂而上網的人占52.72%。
網絡家庭比非網絡家庭少看10%的電視。
網絡用戶中,家庭收入不少于10萬美元的占15%,高中學歷以下的占3%。美國44%的人上網。
兒童和青少年的比例增加最快。1998年45%的家庭擁有電腦,1999年為50%。
2003年將有1.77億美國人上網。1998年有6300萬,1999年有8100萬。
能接入網絡的公立學校89%,教室能接入網絡的公立學校51%。
l 網絡金融:
1998年互聯網相關收入:3010億美元。1998年互聯網相關工人120萬。電子商務企業費用中最大的一部分支出是(Biggest expense for e-commerce firms and portals) :市場營銷,占全部收入的60%-65%。
1999年8月間網絡公司上市已經有了130億美元的收入,目前,另有230家IPO正在申請注冊。
*1998年美國實際經濟的增長有29%歸功于信息技術和網絡業,GDP的增長則有7.8%應歸功于信息技術和網絡業。
據估計1998年網絡啟動的風險資本達1730萬美元,1995年時是590萬美元。
Jeff Bezos 公司凈值101億美元。Jay Walker公司凈值102億美元。
1999年上半年網絡風險投資達63億美元(占全部風險投資的55%)。
1999年上半年網絡MAs價值434億美元(比1998年增長63%)。
免稅的在線購物給聯邦和地方政府帶來了1.7億美元的損失,占全部稅收的0.1%。
圖形部分:
通過看不同來源的資料,你會對現實有一個更好的認識。
-- Geoffrey Ramsey, eMarketer 公司的 Statsmaster市場構成
美國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10億美元)
1998年
總額:125億美元
圖形各項與1998年圖一致:服務業:$18.4;制造業:$40.6;批發/零售:$65.6;公益事業: $6.6。
2002年
總額:1312億美元(來源eMarketer)
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站點提供的主要產品/服務
計算機 27%
零售 批/零銷售 21%
專業服務 17%
制造業 17%
市場營銷 6%
生產5%
辦公設備/易耗品 4%
培訓/教育 3%
其他 1%
(來源ActiveMedia)
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份額
互聯網商務的來源(10億美元)
1997年 訂購 1、廣告 2、消費者購物 4、企業間商務 8
2002年 訂購 10、廣告21、消費者購物 180、企業間商務 842(來源 Deloitte Re search and Forrester Research)
全球可進行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的組織
2005年 亞太 70%、歐洲 14%、北美 12%、中東 2%、非洲 2%、南美 1%全球合計399 795個(來源:Computer Economics)
全球企業-企業電子商務(100萬美元) 區域 2001年 2005年
中東 45.1 120.3
非洲 40.9 125.0
南美 45.9 153.8
歐洲 990.5 3422.1
亞太 1185.6 11174.1
北美 47027.7 595149.1
全球 49335.8 610144.4
P71INTERNET將改變金融市場將更具流動性也更有效率。散戶也能按今天的機構投資者享受的待遇進行交易,交易額將放大很多。市場將全天候開放。公共原始股和其他傳統的投資金融產品的市場將會不斷擴展。消費者可以從發行人處直接購買金融產品。
風險承擔和風險管理業務增長。金融工程師將會介入INTERNET,開發和營銷成熟的風險管理工具。
全球各地都將出現經濟增長加速的局面。大量的研究表明,高效的資本市場能刺激技術創新和經濟擴張。
消費者將對金融更加了解,從抵押貸款到401(K)的投資都可能移到網上進行。計算機程序將提供第一流的理財指南。
經營管理將屏棄昂貴的銷售、營銷和生產設施,轉而建立一條通向消費者的直通道。一些企業會集中經理分銷金融產品,而另一些將則側重創造新產品。合作伙伴關系將司空見慣。
但是,轉軌將人伴隨著混亂政府面臨著提高自身及其金融機構透明度和開放度的巨大壓力。決策自主權將會減小。還記得1998年幾乎發生全球金融崩潰的情形嗎?以后你得習慣這種情況。
經濟衰退將給電子群落帶來災難。樂觀情緒和悲觀情緒的交錯波動將使經濟體們陷入泥沼。
個人在適應INTERNET金融世界的過程中,可能會犯很多錯誤。
P74在線交易量猛增在線交易量占全部零售交易的37%;明年年底將達到50%左右。